本网记者 王丰 李姝廷
在奶酪零食行业的天地里,内蒙古草原红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草原红牛)始终秉持初心,深耕不辍。
4月25日, 走进草原红牛和林格尔生产基地的工厂车间,感受生产一线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草原红牛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奶酪零食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草原红牛立足区位优势,抢抓国家奶业振兴机遇,将奶酪零食这一“土特产”做成“白月光” 。
走进生产车间,一阵阵奶香扑鼻而来,奶酪零食在传送带上排列整齐,被分割成各种形状。工人们各司其职,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对产品进行包装分拣,抢抓时间赶制订单。生产事业部负责人陈利说,“这里每天可以加工15吨的奶酪零食,年生产能力可达到5000吨。”
随着奶酪零食市场需求量的增高,不管是口感还是营养成分都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的因素。
草原红牛20多名研发人员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后,困中寻变,变中求新,新中得进。凭借注册商标379个,专利80项在奶酪零食市场上脱颖而出。先后通过ISO9001管理体系、HACCP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五大体系认证。
如果说研发是企业的核心驱动力,那么检测能力就是企业的质量保障。草原红牛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成为多所院校的研学基地。
乳品行业内,微生物(菌落总数)标准是判断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反映了食品的新鲜度、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以及生产过程中食品是否变质等重要事项,其中含乳固态成型制品的执行标准中规定微生物(菌落总数)控制范围是5万cfu/g—20万cfu/g。草原红牛作为奶酪零食行业内的佼佼者,将微生物(菌落总数)控制到1000cfu/g以内,使得企业研发、质量管理能力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实现研发与质量比翼齐飞。
在草原红牛董事长王占彪眼里,危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危机意识。危机是公司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它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也可能成为企业提升的契机。
2008年,一场突发事件让草原红牛的产品销售一度不前,在重大压力下,草原红牛倾尽所有财力保证第三方利益,成功地经受住考验。最困难的时候,王占彪将自己的房产卖掉用于企业的生产销售。
在他看来,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王占彪深知,忧患意识不是消极的未雨绸缪,而是驱动企业革新的强劲引擎。凭借这份清醒认知,草原红牛在危机中完成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求变的蜕变。企业以此为转折点,迅速将奶酪产品推向了全国市场。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王占彪带领团队主动拥抱消费升级浪潮。企业研发出只有4种原料的专利奶茶以及多种功能性奶酪零食,成功打入高端市场。这种始终以危机为镜、以创新为桨的发展理念,不仅让草原红牛在行业洗牌中逆势上扬,更使其在资本市场获得高度关注,为冲刺上市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草原红牛产业成绩斐然,其销售额成功突破1.2亿元大关。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品牌多年来对品质的执着坚守,从原料的采购,到加工环节的严格把控,每一步都精心雕琢。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草原红牛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和发展潜力,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批上市后备企业。此次入选,是对草原红牛在产业布局、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高度认可,也意味着它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遇,有望在资本市场上崭露头角,实现产业的进一步腾飞 。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一个企业能够傲立商海的根本所在,草原红牛也是如此。
在草原红牛的办公区内,他们首推的企业文化是感恩孝慈文化。“我们以‘感恩、利他、诚信、务实’为价值观,每月为员工父母发放200元孝慈金,并要求员工每周至少探望父母一次或打一次电话慰问等形式多样的教育与活动,使得感恩与孝慈在企业蔚然成风。”草原红牛行政经理、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祁晓霞说。
“开门红”带动“全年红”,草原红牛就是这样。今年一季度销售额达3000万元。
链接
【短评】借助东风 民企也要向新逐绿
评论员 王子旺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要组织开展“六个行动”。其中第二个行动为“助企行动”。就是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在银行放贷、政府招标中对民企国企一视同仁,支持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高执法检查的规范性实效性,帮助企业找订单、拓市场。
当前,要促进民营企业向“新”逐“绿”,就要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为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注入信心和动力。
作为深耕奶酪零食市场25年的草原红牛,在持之以恒的耕作中,绿色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在发展过程中持续加大投入,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能,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奶酪零食原来只是纯人工传统生产,从2015年草原红牛建成第一条流水型生产线,到目前34条标准化生产线,每一步都是对企业工作效率、产品质量、降耗增效的真实考验。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自身在技术创新、设备改造、产能转换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这就需要企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加快绿色转型,激活绿色发展动能。
2025年4月,草原红牛二期奶酪数字化工厂开工动土,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从奶酪加工到奶酪粉生产,再到奶酪零食制造的全产业链自主化生产,不仅能有效降低成本,更能从源头把控产品品质,为消费者带来健康、鲜美的奶酪零食。
值得一提的是,草原红牛在向“新”逐“绿”的转型过程中,还注重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产学研合作,民营企业不仅获得了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也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这种深度融合的模式,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草原红牛正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智慧,向“新”逐“绿”,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