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合影留念
本报讯(记者 张鑫) 8月23—24日,由赤峰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赤峰学院、红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富勒烯产业创新大会暨第五届科学讨论会在赤峰拉开帷幕,活动以“富勒烯新产业、新应用、新技术”为主题,分为五场学术报告会议,对富勒烯产业链创新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院士刘云圻围绕“富勒烯衍生物光电子材料”和“原子/分子制造”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王春儒、西交利物浦大学约翰·丹尼斯等20余位来自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专家学者发表“来自宇宙星云的礼物富勒烯”“富勒烯衍生物在新型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富勒烯多级结构的构筑及功能探索”“富勒烯衍生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其应用”“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分子磁学性质”等学术报告。座谈交流会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回顾30多年富勒烯发展历程,围绕富勒烯基础研究、产业创新及市场应用展开讨论,呼吁更多的年轻专家学者参与到富勒烯产业发展中来,期待富勒烯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据了解,富勒烯是单质碳被发现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是一系列碳组成的中空分子,形状呈球型、椭球型、柱状或者管状,大多为五元环或六元环,具有硬度高、延展性强、导电性强、质量较轻的性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富勒烯在电子信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化妆品等领域逐渐显示出其独有的应用场景。
“作为自治区的草原英才入选者,在过去30年一直研究富勒烯功能纳米材料,有许多专利技术。作为一名从赤峰走出去的科技工作者,几年前在赤峰创办了赤峰福纳康公司,决心用自己的科研成果造福家乡人民。此次大会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富勒烯研究者和企业家,必将进一步促进赤峰富勒烯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儒说。
“创新引领未来,创新创造未来,创新成就未来。当前,赤峰市正处于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在开放创新上谋发展、在招才引智上求突破。截至目前,赤峰市已有13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国家备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27家。”赤峰市委副书记、市长栾天猛表示,本次活动以企业家作为主角,围绕富勒烯产业发展的瓶颈及短板提出科学问题,由相关领域科学家协同攻关,有力地推动我国富勒烯事业的研究与发展。多年来,赤峰市高度重视富勒烯产业发展,先后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支持新型材料富勒烯的应用与研究、可溶性富勒烯规模化试生产研究示范等多个科研项目,有力助推富勒烯原料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全力打造国内富勒烯产业发展新高地。
下一步,赤峰市将继续发扬科技创新精神,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厚植创新生态、汇聚科技人才,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促进科技、产业、人才有效循环,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