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召开2024年全区气象工作会议,记者在会议上了解到,2023年以来,内蒙古气象部门聚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气象监测、预报、数据保障等核心业务能力不断夯实,人才支撑能力不断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显著。
2023年,内蒙古气象部门争取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2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4项,首批设立气象部门“揭榜挂帅”项目10项,组建创新团队5个,19人入选国家级和国省联合创新团队。在气象监测领域,全区4部X波段天气雷达建设完成,赤峰市巴林左旗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运行,全区雷达监测覆盖率较上年提升5%;完成额济纳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建设,北斗探空平漂组网观测试验持续推进;锡林浩特全球高空基准气候观测业务初步建成;海拉尔国家基准气候站入选世界气象组织百年气象站。在气象预报领域,暴雨、高温、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暴雨预警准确率94.5%,强对流预警提前量53.4分钟,较去年提升4.1%和5.6分钟。初步建立涵盖常规气象要素和高影响气候事件的智能数字预报新业态,晴雨、高温准确率分别为91.5%和85.9%,分列全国第9位和第7位,气候趋势预测评分87.8分,全国省级气象部门排名第二。全区重点地区客观预报精细化水平达到百米级、分钟级。
依托优质的气象核心业务能力,全区2023年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有力应对了干旱、暴雨洪涝、极端低温寒潮、特大暴雪等气象灾害。气象、自然资源、水利联合发布地质灾害、山洪、中小河流气象风险预警596期,气象部门紧盯每一次灾害性、转折性天气过程,叫应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责任人4800余人次,预警覆盖率提升至98.9%。
特别针对2023年汛期东部地区4次暴雨过程,各级政府根据气象信息及时指挥调度,累计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11户296人,未发生人员伤亡。
此外,2023年全区人工影响天气效益显著,年内全区增雨作业影响面积67.45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21.46亿吨,高炮防雹保护面积2.26万平方公里。(王祯晗 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