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召开2024年全区气象工作会议,会议总结分析了全区气象工作面临新要求新任务,明确了2024年重点工作。
记者了解到,2024年,内蒙古气象部门将聚焦保障“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持续推进全区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为自治区完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推动内蒙古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游”的奋斗目标贡献气象力量。
突出创新引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深入开展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和智能客观预报技术研发,统筹设立全区气象科技研发基金,探索与科技厅建立联合基金,强化关键技术研究和人工智能技术气象应用,开展艰苦气象台站定向职称评审和定向岗位聘用。
夯实业务基础,大力提高气象监测预报和信息化水平,推进雷达、风云卫星等新型观测资料应用,深度参与数值预报国省统筹研发,继续推进常规要素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延伸;推进风云四号02批乌兰察布卫星地面站业务运行,推广预报主导的雷达多模式观测,强化风云卫星、天气雷达、地基遥感数据应用。
坚持筑牢防线,全面融入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强化极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调整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阈值,优化预警信息制作发布业务,健全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叫应机制和流程,发展气象灾害风险预估业务,畅通预警发布“绿色通道”;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健全“七段式”作业模式。
厚植发展底色,助力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气象监测评估服务。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服务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对我区粮食安全、水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区域的影响评估;推动气候生态价值转化,发挥寒地冰雪气候研究中心作用,持续赋能寒地冰雪经济发展。
发挥部门优势,深度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落实“智慧农牧业气象+”赋能行动,围绕从“一棵草”到“一杯奶”,构建全程系列化乳业气象服务体系;强化能源保供气象服务,优化新能源数值预报模型,满足高通量、高并发能源气象服务需求;深化交通、旅游气象保障服务,提升道路结冰、大雾等公路交通高影响天气监测预警服务能力。推进民航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联合开发民航气象大数据智慧云平台,提升民航气象全流程服务保障能力。落实“公众气象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以气传致敏花粉监测预报气象服务为重点,与卫生健康部门合作探索开展天气气候对有关疾病和人体健康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