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据内蒙古自治区气象信息通气会消息,根据3月19日全区土壤墒情监测结果来看,农区墒情接近去年同期、好于历年同期,总体利于春耕春播。
3月以来,气温波动回升,预计中东部地区春小麦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陆续开始播种,玉米、马铃薯和大豆于4月中旬自西向东陆续开始播种。牧区土壤墒情接近去年同期和历年同期,近期雨雪天气过程有利于牧区保墒增墒,但呼伦贝尔市北部降雪量较大,对牲畜出牧、采食、防寒保暖和接羔保育有不利影响。目前全区大部牧区牧草尚未返青,预计4月上旬开始,自西向东陆续返青。
预计春季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春播作业的顺利开展。农区热量条件较好,利于土壤化冻和备耕活动的开展,建议主要农区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趁墒抢播工作,确保春播按期进行。东部农区积极关注土壤化冻程度,及时推进春播进度。中部地区出现阶段性春旱风险较高,建议旱作农区结合土壤墒情及天气形势,提前做好抗旱准备。牧区目前正值草原青黄不接和牲畜春乏期,入春后冷空气活动频繁,尤其对老弱病畜和初生仔畜影响较大,各地需提前做好疫病防御及饲草料调运等工作,适时进行棚圈的维护、保暖和通风,积极防御倒春寒和强沙尘等灾害性天气给畜牧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3月中旬,气温回升较快,各地已进入春耕准备阶段,农事用火明显增多;春季人员流动、生产活动增加,导致野外用火、吸烟等人为火灾风险加剧。另外,中蒙俄边境地区境外火灾入侵风险较大,需要重点关注;马上进入清明节和春播整地,建立各地加强上坟烧纸和秸秆焚烧管控,减少人为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