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国网蒙东电力通辽新城输电工区组织运维人员,利用无人机对220千伏宝敖线穿越湿地区段杆塔设施开展全面细致的巡视工作。
当前,正值春季检修高峰期,国网蒙东电力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周密部署检修工作,运用先进技术、创新检修工艺、加强现场管理,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作业,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近日,该公司巡视人员利用无人机巡视发现通辽宝龙山220千伏宝敖线输电线路61号塔中相大、小号侧导线断股,影响线路安全急需修复。据悉,该线路作为蒙东电网的重要跨区域联络通道,承担着科左中旗北部工业园区与敖日木风场的电能输送任务。该线路穿越风沙活跃区及季节性冻土带,受特殊地理环境影响,长期处于风振高频运行状态,容易出现导线与金具磨损造成的断股、散股、外层铝线断裂等情况。
该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输电带电作业班开展现场勘察。经综合研判后确定风险点,备妥皮划艇、重载无人机等工器具,采用无人机抛挂导轨绳+“小飞人”进电场工法等电位带电消缺方式处理导线断股。
12名作业人员抵达220千伏宝敖线61号塔水域区段附近。考虑到车辆无法进入涉水作业杆塔区域,避免带电作业工器具沾水潮湿,通过操控重载无人机运输工器具至作业点附近。同时,作业人员穿戴连体防水裤及救生衣,趟水2.3公里,用时1小时抵达现场。
“无人机飞手塔下待命,其余人员跟我去清理断股导线下方作业面,布置作业现场。”作业组抵达现场后,工作负责人戚天雨部署开展场地清理、工器具摆放及安措布置。随即组织列队,宣读工作票并明确任务分工、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同步核查人员状态和装备完整性,确认现场条件符合安全作业要求。
“现场风速5.2米/秒,可以开工,首先开始无人机起飞。”无人机飞手经得工作负责人同意后,操控无人机起飞。在防潮帆布上依次携带绝缘硬质导轨绳和绝缘后备保护绳,自导线内侧起飞,确认安全后将挂有跟头滑车的绝缘硬质导轨绳和绝缘后备保护绳,依次抛挂在作业点位置及作业点上方地线附近,多旋翼无人机从线路外侧安全返航。
随后,马万强穿戴好屏蔽服和安全带准备升空作业,经检查确认屏蔽服连接可靠、电动升降装置各项功能测试合格后,随即乘电动升降装置缓缓升空抵达导线断股作业点下方。“申请准备等位。”“可以。”马万强开始使用电位转移棒进入电场。
马万强系牢安全绳后关闭升降装置电源,进入导线展开消缺作业。操作中,他将预绞丝精准缠绕于断股部位,一手攥住导线和预绞丝,另一只手开始缠绕,每缠绕一根,他都要变换不同的姿势。这样连续操作30分钟后完成修补。为确保缠绕牢固,他利用大号螺丝刀柄击打预绞丝,清脆的击打声沿着导线传向远方。
断股导线修补工作完成后,马万强退出强电场,并操控“小飞人”从空中缓缓下降。2个小时后,无人机操控人员将硬质导轨绳和后备保护绳从导线上拆除,全部工作顺利完成。
本次带电检修就像给输电线路做了一次“微创手术”,通过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流程的深度融合,既不影响区域供电又全面提升了设备健康水平,为即将到来的迎峰度夏构建起智能化防护屏障,全力守护城市运转的电力脉搏。(文/孙嘉琪 戚天雨 图/张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