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视野详细

气象预警联动响应 内蒙古多部门协作应对全区性强降雨

时间:2025年07月20日 09:21:03 来源:内蒙古经济网   大字 小字

  7月18日起,一场降雨天气自西向东席卷内蒙古,本次降水天气范围广、强度大、伴有强对流天气。118.3万平方公里土地几乎全部有雨水到访。3个旗县8个站出现大暴雨,其中,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瓦尔图镇坤密尔提降水量131.5毫米,地处腾格里沙漠的阿拉善盟巴润别立站小时降水量55.4毫米,突破历史极值。

  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正值第35届草原那达慕大会和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期间,这场暴雨天气为防汛工作和重大活动保障带来严峻挑战。内蒙古上下闻“汛”而动——气象部门24小时紧盯雷达回波,党委政府周密部署,联防部门严阵以待,重大活动“备选方案”启动,公众认真防范……一场气象吹哨、政府指挥、全民响应的安全守护全民行动正在北疆大地展开。

  暴雨来袭预警先行,科学研判筑防线

  7月14日,内蒙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黎明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工作部署会上,向全区气象部门发出动员令:“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严阵以待应对本次天气吹响了“冲锋号”。

  15日,气象预报信息直送自治区党委政府,17日、18日,更加精准的预报结论再次跟进。随着天气系统的逼近,预报员们彻夜未眠,滚动更新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提示不断发往防汛抗旱指挥部等要害部门。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局长赵黎明现场调度暴雨气象服务工作,副局长刘海波到区局直属单位、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实地检查工作,并与和林、清水河县气象局视频连线。

  在本次天气过程期间,内蒙古气象部门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发挥科技力量做好监测预报预警,通过中国气象局风雷人工智能预报模型提升预报能力,并利用呼和浩特、赤峰、兴安盟索伦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对降水云体进行垂直探测,获取高分辨率的云体返回信号的全谱信息。

  “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研判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还能协助精准预报降水什么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江靖介绍。

  社会公众也密切关注着本次降水天气。降水来临前三天,“全区大范围暴雨来袭”的信息已经通过气象部门官方平台、主流媒体、短信、社区微信群、村嘎查大喇叭等渠道如疾风般传遍内蒙古大地,为做好暴雨防范的科普宣传,内蒙古气象局创新形式,联动9个盟市,开展“追踪内蒙古大范围强降水天气”直播,通过17个不同的直播场景,现场解读天气变化,观看量达42万人次。

  在本次天气过程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 142条,向各级预警责任人发布预警短信 72293人次。

  联防联控聚合力,闻"汛"而动“躲山洪”

  在这场防汛战役中,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门化身“防汛指挥家”,精准调度各方力量。

  17-18日,各地陆续开展防汛备战,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开展防汛工作会商。

  18日9时,内蒙古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发文,宣布启动自治区防指防汛和暴雨气象灾害“双四级”应急响应。

  多名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一线督导强降雨工作:阿拉善盟盟委书记黄雅丽指出,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十分及时,各部门要高度关注,密切监视汛情发展,全力做好防汛和灾害防御工作。鄂尔多斯市副市长吉日木图在听取气象工作汇报后要求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鄂托克前旗副旗长邱林带队检查防汛物资储备,达拉特旗副旗长陈喜荣组织调度强降水过程山洪内涝灾害防御工作,武川县副县长王登龙召开会议部署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呼和浩特赛罕区副区长杨聪林、清水河县副县长杨进分别到属地气象局现场指挥调度。

  各部门落实防御措施,有序应对。自治区水利厅做好巡堤查险,严格监测预警、强化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管理、尽职尽责做好山洪灾害防御。自治区公安组织全区公安机关共修订完善防汛工作预案139个,应急准备力量7036人,装备救灾物资10376件,配备车辆、舟艇2023辆。自治区住建厅加强工作提醒,印发《关于全力做好主汛期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通知》。

  而在铁路方面,提前应对和高效的决策让乘客成功躲避了一次山洪险情。

  “未来48小时雨量已经达到铁路二级预警的会商级别!”7月17日,中国铁路呼和浩特集团公司,紧急召开会议,并在会上听取气象预报分析,讨论应对方案。

  降水影响有多大?应该关注哪些路段?是否需要做好停运准备?准确回答这些问题,是今年6月内蒙古气象部门在呼和浩特市铁路局24小时“贴身式”驻场后遇到的最大挑战。

  18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主任李忠、高级工程师冯震驻守现场,研判本次降水对铁路影响,制作逐6小时、3小时和逐小时的气象预报产品。

  “建议密切关注,排查周边隐患!18日20时至19日02时,包兰线杭锦旗站到碱柜站及周边地区有中到大雨,山洪风险等级高!”18日下午18时,冯震提出建议。

  正如气象风险提示的建议所言,7月18日19时,铁路巡查人员发现包兰铁路杭锦旗站至碱柜站区间因山洪侵袭出现水漫线路、路肩过水、冲空道床等不同程度水害险情。

  国铁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扣停上下行区间各次列车对受影响的14列旅客列车实施折返措施,对13列旅客列车采取停运措施。

  因措施有效,列车成功躲过山洪,未造成人员被困险情。

  “气象预报立功了!为我们列车停运决策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呼铁局防洪办副主任张恒表示。

  因"时"制宜早筹谋,重大活动避风险

  7月中旬的内蒙古喜事连连,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大会(以下简称“那达慕大会”)和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少数民族运动会”)两大活动正在紧密筹备中,而本次降水天气的来临,让那达慕大会的开幕式和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顺利进行造成一定影响——草原场地湿滑、能见度降低等问题,为赛事组织方带来了新的挑战。

  那达慕大会吸引了10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和当地群众热情参与,是内蒙古的重要文化活动。

  从6月25日起,内蒙古气象部门就启动了那达慕大会气象保障工作,共发布气候预测产品2期、旬预报10期、周预报6期、精细化专题预报14期。

  7月19日,是那达慕大会的开幕式,而这场降水也蓄势待发。

  一连几天,大家的心都悬着,开幕式背后的千人工作组和10万多名游客的安全成为了那达慕大会筹备工作办公室的重要考量。

  19日清晨,阴云低垂,雨幕笼罩着那达慕大会主会场,雨点越来越密,所有人眼神里透着焦虑——开幕式还能如期举行吗?

  在“区盟联合会商、首席专题研判、会场精细预报”服务机制的高效保证下,锡林郭勒气象局的精细化预报给组委会吃了“定心丸”——“临近开幕式至演出期间,降雨强度会明显减小!”

  19日上午9点,那达慕大会开幕式如期进行!虽是阴雨绵绵,但现场观众热情不减,骏马奔腾,哈达飞舞,开幕式顺利完成,实况与预报结论完全吻合!气象的精准护航,让草原盛典有惊无险!

  “锡林郭勒盟气象局提前部署、精准施策,通过完善的服务机制、精细的预报产品等举措,为那达慕大会开幕式和后续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气象保障。特别是在应对降雨天气过程中,气象部门的专业服务让活动得以有序推进,充分展现了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专业性。”那达慕大会筹备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师栋说。

  赤峰的少数民族运动会也同样幸运的遇到了降水“窗口期”。

  在少数民族运动会巴林右旗分会场,旗气象局提供的“开幕式前三小时降雨停止,无需调整开幕时间”这一精准信息,赢得组委会高度认可。

  “气象信息就是我们的指挥棒,为关键决策争取了宝贵提前量,也为我们打了一剂‘安心针’”组委会成员、巴林右旗副旗长敖木格图说。

  ( 王祯晗、高菲、李云逸,赵斐、沈一波、宁忠华对本文有贡献)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