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报新闻客户端消息(记者 李艳红 实习生 张梦琦 刘玉莹)10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召开“八五”普法规划新闻发布会。
今年9月,自治区党委政府转发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全区“八五”普法工作正式启动。
《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民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全民普法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规划》强调,紧紧围绕服务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普法实效;坚持服务人民,使普法更接地气、更为群众喜闻乐见;坚持系统观念,把普法融入法治内蒙古建设全过程。
《规划》全文共有7个部分、29项内容。《规划》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突出八个普法重点、强化五项保障措施、抓实三项新举措和把握三项新要求”。
“八个普法重点”,就是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深入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桥头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
“五项保障措施”,就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机制,落实普法责任制,强化基层基础,加强评估检查,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实。
“三项新举措”,就是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普法与依法治理融合发展。
“三项新要求”,就是从推动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3个方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