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自治区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并解读《内蒙古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
据了解,2021年12月31日,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素质建设做出系统全面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分工。
《方案》主要介绍“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以及“十四五”时期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担当的重要使命和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方案》中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预计将达到12%。在“十四五”时期面向青少年、农牧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这“五大人群”开展5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在这5项提升行动中,《方案》按照中国科协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创新性提出了培养青少年好奇心、提升农牧民科学文化素养、增强老年人信息素养等具体任务。特别是针对帮助全区“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提出了实施智慧助老行动,为老年人普及智能技术和知识,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在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方面,提出发挥“科创中国”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双促进机制;在青少年培养方面,紧密结合“双减”工作要求,让科普知识和科技教育丰富课余生活。(记者 刘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