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鑫 李姝廷 曹茜)环保、IT、投资、客座教授、教育顾问...... 集众多头衔于一身的王钢是80后,声音爽朗、年轻帅气,谈及海外留学后选择回国创业的历程,王钢侃侃而谈,他表示,国内鼓励年轻人创业的氛围让他心动,各级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对此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态度,让他觉得回国发展更加有活力和动力。
在采访中,王钢告诉记者,2001年高中毕业后,他即选择留学日本,本科在南山大学,攻读环境经济学,研究方向是荒漠化治理和碳汇交易。
在日本留学期间,王钢的学业基本上是半工半读,闲暇时他就出去打工。在日本期间,他曾在日本软银集团有过工作经历,也有很好的前途,但最终他选择了回国,并在家乡创业。
2007年,回国后,王钢曾在北京创业工作三年,之后回到呼和浩特开始关注云计算、大数据行业,并投身其中,在云计算这个赛道,王钢不仅成立了内蒙古云计算协会并担任秘书长,还承办了“2013首届中国(呼和浩特)国际云计算博览会”,之后带领团队入职国企探索创新创业孵化、加速、转化新路径等。后来,担任内蒙古中云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负责和林格尔地区的运营及招商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当初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自己的才华能全部施展出来。”王钢对自己的回国创业颇为满意。
引导、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仅是高校的重要工作,更是各级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的责任。王钢表示,自己一直特别重视的是青年的工作,尤其在团中央、自治区团委的带领下,跟团委学校部、团委青创中心、团委统战部做了大量服务青年的工作,比如在学校部深入学校帮助优秀大学生去做一些义务的讲课。2013年,我发起了一个叫小骏马育成计划,主要是面向高校,市场对接,项目实训,培养具备职业素养、实践能力的科技精英人才,实现内蒙古信息科技领域弯道超车。 大概从大三开始去选择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清洁能源类的优秀的本土人才和可能留在内蒙古的大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做一个人才储备库。 到目前为止,自己培养的学生大概已经几千人。还有团委的几项比赛中,比如说创青春、挑战杯等赛事,除了每年去当评委,还要去指导很多项目,重点培养那些在大赛里面取得好成绩大学生,或者你虽然没有取得好成绩,但是我觉得你值得培养,然后去投资他们的项目。
另一方面,是对广大归国留学青年的服务,2015年7月,内蒙古欧美同学会正式成立,王钢出任常务副会长,任职近7年,他一方面广交留学生朋友,为这些留学生回国铺路架桥,也让这些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王钢告诉记者,近7年间,他和内蒙古欧美同学会同仁多次组织全国高端科技人才在内蒙古开展交流研讨,其中他的主要任务是:设法联络优秀归国留学人员,为当地引进人才“牵线搭桥”。
与此同时,依靠内蒙古欧美同学会这一平台,近7年来,王钢帮助内蒙古引进留学人才并创办企业数十家,引进留学生数十名。
“对有意向回国的学子和侨胞们铺路搭桥,助力这些海外留学生回报国家;借助内蒙古欧美同学会的学习交流平台,获得更多最新行业资讯,促进当地招商引资。”王钢认为,与内蒙古欧美同学同仁所做的这些工作也颇有意义。
他透露,这些年与内蒙古欧美同学同仁做得最多的事情还包括,“鼓励、支持留学人员将语言优势、渠道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内蒙古故事,助力官方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谈及未来的规划,王钢表示,一方面会持续服务更多海归留学生、归侨、新桥、科技工作者。另一方面,在内蒙古团委的指导下持续为本土大学生服务,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有更多的实践的机会 。五四青年节之际,王钢通过《内蒙古商报》倡议广大青年朋友,一定要积极、阳光、向上,除了要学到自己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社会实践。王钢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帮助广大青年朋友,尤其是海归和大学生这两个群体,未来,也会持续给他们提供服务。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青联委员,我绝不会辜负团组织的培养,让向上向善的力量不断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青年的创业梦想变成现实。我会用我的青春继续开拓青创事业,用专业服务、资本助力的方式帮助更多的青年人实现梦想,在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的进程中,助力家乡发展振兴。让我的青春在家乡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王钢坚定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