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慧萍 张鑫 李姝廷)金秋送爽、五谷飘香。9月1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呼和浩特市农牧局、乡村振兴局和赛罕区 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庆丰收、迎盛会”2022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内蒙古主会场庆祝活动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隆重举办,此次活动也是自治区首次在呼和浩特市设立主会场。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赵永华在致辞中说,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即将召开之际,举行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共庆盛世华诞、共享丰收喜悦。
他表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自2018年设立以来,丰收节已经成为新时代重农强农的生动象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鲜活体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自治区重点围绕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农牧民幸福生活、农村牧区稳定安宁等方面,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鲜明特色 的系列文体庆祝活动,充分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突出展现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美好前景,进一步激发农牧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把丰收节打造成为展示内蒙古农牧业新成效、农村牧区新变化、农牧民新面貌的重要平台。
赵永华说,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近年来,全区全力发挥农牧业禀赋资源,着力转变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在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区的开展,农牧业这个“基本盘”被进一步抓牢,“菜篮子”也将紧紧抓在群众手中。丰收节在即,科技优化政策的试行, 为丰收节的开展擦亮了底色、增强了底气。
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曹思阳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关键节点,此次丰收节的庆祝活动既是一次庆祝、一次动员,也是一份责任、一份重托。唯以奋斗和新的丰收不负这份责任和重托 。 呼和浩特将一如既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依托首府农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围绕做强做优现代乳产业,全力打造“以 乳业、草种业为核心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乡村宜居 水平,真正让农业成为一种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让农村成为一种承载乡愁的田园生活,让农民成为一种大有可为的职业。 用双手播种希望、用换水 换来收获,合力谱写首府“三农”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 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农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 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特别是在自治区“奶业振兴行动”,以及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培育六大产业集群”的引领和号召下,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两大“千亿级”项目深入实施,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链条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全市乳产业实现迅猛发展,首府正从“中国乳都”昂首阔步向“世界乳都”迈进。
记者了解到,会场共设置9个功能区13个具体项目。
活动现场,同时举行乡村振兴发展联盟及助农供销签约仪式。
启动仪式后, 举办农产品展销、趣味运动会及村晚等系列活动。与会人员对各类主题活动进行现场观摩。
12盟市100多场庆祝活动将陆续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