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全面深刻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为内蒙古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内蒙古经济总量不大,地区生产总值刚刚超过2万亿元、排在全国第21位,迫切需要加快发展。
呼和浩特在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化工等“六大产业集群”下苦功,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上深耕。
包头在“世界稀土之都” “世界绿色硅都”上做文章,在“绿”上谋转型、在“链”上谋发展。
鄂尔多斯在现代煤化工基地,煤炭深加工产业链、煤基新兴产业链水平走进世界前列,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的步伐稳健。
……
全区各地一场推动经济晋位升级的行动正在这个春天徐徐展开——
农业供给平稳向好——2022年,全区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10亿元,比上年增长4.5%,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
2月27日上午,2023年内蒙古“春播第一耧”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开耧。向土地要效益,向农业要产能。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建成4989万亩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29%,支撑全区三分之二以上的粮食产量。
工业生产增势良好——2022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9703.8亿元,比上年增长6.6%,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支撑有力。
鄂尔多斯市装备制造基地,大型陆上风机叶片订单今年同比增长了50%。今年,基地计划进一步改造升级,产能再提升50%,同时,可以生产120米超大风机叶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月份,内蒙古新能源新增并网装机规模达215万千瓦,超往年同期水平。
服务业发展承压恢复——2022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重点服务业持续复苏。
《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发布,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火力全开,在服务业激励、服务业质量、服务业标准化、服务业监管四个方面做了优化布局,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提质增效,必有阵痛。
春融大地,万物萌生。只要我们一以贯之,补齐发展短板,做优发展增量,阵痛过后,必能迎来内蒙古的品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