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截至2022年底,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6万公里,12个盟市所在地全部通高速公路,103个旗县(市区)全部通一级及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苏木乡镇、嘎查村全部通硬化路,高速、一级公路出区通道达到46个,与周边八省区的高等级公路全面打通,12个公路口岸全部通二级及以上公路,‘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内蒙古境内路段正在加快建设,自治区‘四横十二纵’综合运输大通道初步形成。”5月26日下午,在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第5场-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专场)上,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李喜如是介绍。
在加快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和支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方面,自治区交通厅力加快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加快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力争年底铁路货物周转量占综合运输比例达到56%。探索建设充电、加氢、加气与加油一体的综合能源补给站。年内,实现开通运营的89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具备条件的普通干线公路充电服务设施全覆盖,力争全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车全部是新能源车辆等;持续推动黄河流域交通运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呼包鄂乌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快黄河流域“几字湾”地区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畅通跨区域、跨黄河交通运输通道,开展铁路、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
此外,加快补齐沿边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今年开工建设G331路井—甜水井等4个项目517公里,建成阿尔诺尔布敦—乌里雅斯太245公里,确保2024年沿边国道全线以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建成通车;夯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基础,今年计划实施危桥改造185座、公路安全设施提升工程180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00公里;提升行业应急管理水平,今年持续推进2个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14个盟市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站)建设。
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流通体系,服务和支撑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面,着力加强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内蒙古段和自治区“四横十二纵”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提高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连通水平。加快东西大通道高速公路建设进度,确保2024年主体贯通;着力强化系统集成,建设呼和浩特、包头、通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赤峰、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呼和浩特新机场等综合客运枢纽;着力促进降本增效,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创新客运班车带货、带邮件等服务模式;着力推进融合发展,构建“1+1+N”发展模式(即构建1个全区性综合物流平台,建设1个行业监管服务平台,支持各地建设N个优势特色物流平台);着力做好保通保畅,更好服务国内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
在推进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 服务和支撑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方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建成海拉尔—满洲里、二连浩特—赛汉塔拉高速公路,实现综合枢纽口岸通高速公路。积极融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加快甘其毛都—海流图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开工建设G1816荣乌高速乌海至石嘴山等公路通道建设;加强制度规则“软联通”,提升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优化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业务,切实做到工作流程“扁平化”,促进国际道路业务办事“高效化”。
在提高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服务和支撑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方面,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推动构建“横贯东西、纵连南北、顺通北京、畅联八省、抵边达海、城乡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今年计划完成公路交通投资350亿元,力争开工建设公路里程1万公里;提升农村牧区公路通达深度,全年开工建设农村牧区公路5000公里,完工4200公里,新增30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深化“四好农村路”与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今年力争创建4个国家级、10个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鼓励各地结合示范县创建打造最美草原、森林、沙漠、沿黄公路品牌。开展第一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
李喜表示,自治区交通厅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当好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