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张鑫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繁忙有序,中欧班列川流不息。1-4月,二连浩特跨境电商中欧卡班发运101车,货值5500万元。
同样,1-4月满洲里综保区完成进出口额50.7亿元,同比增长21倍,全国排名由上年度的第131提升至第78。
内蒙古把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得巍然蓬勃。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内蒙古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的成果。
推进G1816荣乌高速乌海至玛沁联络线乌海至石嘴山段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G55二连浩特—赛汉塔拉、G0616甘其毛都—海流图和G10海拉尔—满洲里二卡湿地段建设。
一个个场景,见证着加强通道能力建设带来的变化,以及带给口岸两边人们的便利。
通道建设,总能让人愉悦。
5月3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第7场-自治区商务厅专场)上,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郭周明说,“目前,包银、集大原、集通电气化改造项目全面复工,争取将‘临哈线临河至额济纳段复线电气化改造’纳入国铁集团‘联网、补网、强链’铁路项目库,恢复运行满洲里至俄罗斯方向邮路。”
显然,加快推动内蒙古与通道沿线的国家与地区以及和国内兄弟省份的合作,有利于内蒙古在推进创新当中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建设面向欧亚地区辐射中心。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区位优势。然而,与国内先进口岸相比,物流成本高、辐射吸附力较弱等短板仍然存在。
内蒙古继续优化通关流程,完善应急措施,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费用,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等方面下功夫,下力气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可喜的是:1-4月,全区单月进出口增速保持30%以上,每月进出口额连续超过140亿元,创历史纪录。2-4月,每月进口增速排名全国第1,连续领跑全国。
前进道路上,纵然荆棘丛生,只要开放的决心不变,荆棘也会成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