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鑫
七月,亮丽内蒙古嘉宾云集,人气升腾。
共享时代新机遇,共筑开放新高地。7月12日,主题为“同行草原 共创未来”的“跨国公司内蒙古行”投资合作推介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来自法国电力、米其林、空气产品、陶氏化学、益海嘉里、巴斯夫、罗氏制药等45家外资企业赴我区深化合作交流、深挖合作潜能、谋求共赢发展。其中,有17家为世界500强企业。
“跨国公司内蒙古行”活动为商务部“2023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由商务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活动主要包括集体会见、招商推介、对接交流、实地考察等。自治区旨在通过这一活动搭建起内蒙古与跨国公司进行信息交流、产业合作、项目对接的平台,推动在谈项目尽快落实落地,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推介会上,与会嘉宾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内蒙古的形象宣传片,进一步了解了内蒙古的政策环境、比较优势和招商引资项目。
在招商引资推介环节,自治区副主席白清元介绍,新时代的内蒙古潜力无限,正在成为吸引投资的新沃土。这里资源禀赋优越,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2021、2022连续两年成为全国唯一风电光伏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的省区。煤炭、稀土、石墨等21种矿产储量全国第一,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稀土储量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38%。这里绿色物产富饶,土是干净的、水是清澈的,生态内蒙古、绿色好物产,牛奶、羊肉、牛肉、羊绒和饲草产量居全国第一,内蒙古“粮仓”“肉库”“奶罐”“绒都”的美誉响彻全国。这里区位优势独特,有20个对外开放口岸,始发和过境中欧班列累计达3万多列,陆路口岸货运量全国第一,是对外物流、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优选地。
白清元表示,新时代的内蒙古商机无限,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愿与各位企业家共同“追风逐日”。我区“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将达到1.35亿千瓦以上,实现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是投资的巨大“蓝海”。期待各位企业家,抢抓机遇,积极投资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型化工、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共享内蒙古新能源发展红利;愿与跨国公司共享“粮仓牧场”。内蒙古地域辽阔,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牧场,加快推动内蒙古由农畜产品生产大区向农牧产业强区转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种业、种养,到加工、装备制造、品牌营销,无不蕴含着巨大商机。欢迎各位企业家积极投资内蒙古农畜产业,让绿色农畜产品走向世界;愿与跨国公司共赢数字经济新赛道。目前,全区服务器突破230万台,建成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电信、移动、联通、华为、苹果、快手等30多家头部企业的数据中心落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鄂尔多斯进入全国双千兆城市行列。希望各位企业家积极参与内蒙古算力建设,共同开拓数字经济的广阔前景。
3家跨国公司代表分别发言,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5个盟市负责人分别作了主题推介。
“内蒙古不仅扬眉吐气,还风光无限。”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冯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对内蒙古很熟悉,此前还在鄂尔多斯参加过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会议,非常看好内蒙古的新能源发展前景。
在随后举行的对接洽谈环节,具备国际合作项目条件的盟市、旗县,与相关跨国公司进行了深度对接交流。
7月12日下午,全体嘉宾赴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敕勒川乳业开发区,考察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智慧工厂”和“智慧牧场”项目,呼和浩特市乳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将与跨国公司嘉宾开展推介交流。
“跨国公司内蒙古行”活动将持续至7月14日。与会的外资嘉宾将继续前往鄂尔多斯市和二连浩特市进行商务考察。活动期间,内蒙古将围绕自治区8大产业集群、16条重点产业链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度洽谈和项目对接。
千帆竞发起宏图,凝心聚力谱新篇。 内蒙古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郭周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国公司地方行”是商务部举办的中国投资年系列活动的品牌活动,首次走进内蒙古,可以说是历届“跨国公司地方行”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跨国公司和内蒙古在新能源、新材料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围绕8大产业集群、16条重点产业链开展深度的交流。内蒙古将持续释放“强磁力”,厚植外商投资沃土,强化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加快构建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强大磁场,更好的让跨国公司走进内蒙古,投资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