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记者从7月26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9场-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专场)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303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由2018年的11.49%提高到27%;特别是沿黄3公里范围内289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全部完成治理,“一湖两海”周边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7.5%。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刘晓波,在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主要举措有三个方面:全面摸清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现状;有序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完善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体系。
刘晓波表示,2023年,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围绕黄河、西辽河、海河等重点流域实施4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选取沿黄流域100个行政村为重点村,推动全面治理。在全区范围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即农村牧区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牧区黑臭水体大排查,建立完善农村牧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台账,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排查常态化;开展村庄及河塘沟渠废弃杂物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大清理,实现清理工作常态化,确保农村牧区河塘沟渠、水源地等重点区域干净整洁;开展农村牧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行和黑臭水体大整治,对排查出农村牧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要分类制定整改措施或提档升级计划,确保设施正常运行,项目按时完成,对排查出的黑臭水体,做到“排查发现一处、立刻整改一处”。
同时,以黄河流域和“一湖两海”周边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情况及各盟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成效“回头看”工作。让广大农牧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农村人居环境的变化,增强对环境改善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