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智力引擎”精准服务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时间:2023年08月24日 11:31:52 来源:内蒙古商报  原创 大字 小字

  本报记者 张鑫

  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沙梁子村琪宝农场示范种植基地,村民们围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泉区“专家工作站”的专家人才身边,津津有味地听他们介绍辣椒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眼下正值农业生产关键时期,“专家工作站”的农技专家人才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零距离”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为充分发挥高层次科技人才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委、区政府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联合成立“专家工作站”,吸引和集聚一批农业科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引擎”。

  引育结合

  扩大农技人才“同心圆”

  在玉泉区蔬菜花卉研究所“专家人才工作站”的育种试验基地内,一串串西红柿生机盎然地挂在长势旺盛的藤蔓上。“此次选育出来的‘内番’系列高糖番茄新品种,具有果实亮、植株不早衰、产量高、耐低温、抗病毒、耐储运等优点,尤其适合北方越冬或早春茬种植,有效解决了我区高端番茄新品种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玉泉区专家工作站站长刘燕介绍。

  只有不断引进、培育农业专家人才,才能让更多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深入田间地头,保障农民持续增产增收。玉泉区充分发挥农科院的资源富集优势,通过与“蔬菜花卉研究所”“玉米研究所”的合作,撬动其他15个研究所的资源,以点带面,引进种植养殖、生态、农畜、生物科技等领域的专家人才18名。同时,依托农牧业科学院优质智力资源的支持,开设“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共指导培训农技人员320余人,培育专业技术人才120余名、乡土人才6名。

  成果转化

  提升农业种植“科技值”

  在玉泉区沙梁子村青红交织的辣椒田里,专家工作站成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王永正在查看试验品种的辣椒长势,一个个“青红灯笼”挂在枝头,露出一副喜人模样。“我们在玉泉区沙梁子村、前毛道村各选取3亩试验田,针对草原红太阳公司辣椒原料需求进行辣椒品种选育。示范成功后,将采用订单式种植,带动农户收益,帮助当地企业减少生产成本。”王永介绍。

  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改善种植模式,是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玉泉区依托“专家工作站”的科研优势,与优质企业开展订单式合作。支持草原红太阳等优质企业开展辣椒新品种选育,通过实验田育苗、大面积示范推广等方式,探索“科研+企业+农户”的订单式种植模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相融互促。

  产才融合

  绘就产业发展“新蓝图”

  “酸甜可口,越吃越想吃。”在乌兰巴图村果蔬种植示范基地,农户们正和农业专家们品尝“内番四号”“内番冰甜甜”等番茄新品种……

  为了帮广大农户挑选出最优质的种植品种,近日,“专家工作站”组织召开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现场会暨蔬菜新品种鉴定会。在南台什村开展玉米高密栽培等技术指导跟踪服务,专家团队的到来,为广大种植户带去了优质的专业服务和技术指导。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人才和资金缺一不可。玉泉区委、区政府连续3年每年为“专家工作站”划拨专项经费用于示范项目建设,开展了西兰花、番茄、洋葱、朝天椒、玉米粮饲高产种植等示范项目,申报科技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新型农业品种研发。“今后,玉泉区将继续把优秀人才、骨干力量、技术能手充实到乡村振兴优秀人才服务队伍中,发挥专业特长,因地制宜制定服务措施,精准开展服务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新动能。”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表示。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