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立足地区实际,组织全区银行和支付机构积极探索便利农牧民生产生活新举措,拓展赋能农牧产业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付服务支撑。”1月25日,在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处副处长杨光兴如是说。
杨光兴介绍,在推进农村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方面,我区通过印发工作要点、双周调度指导、编发典型案例等加强监督指导,推广经验做法,强化正向激励,全面推进农村牧区支付服务提质增效;指导涉农银行通过选聘农牧民担任助农金融服务点站长、银行工作人员入驻村民微信群等方式,与嘎查村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当好农牧民的“远程金融顾问”。充分发挥助农金融服务点站长熟悉村情优势,协助农牧民申办涉农贷款,切实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2023年,建设银行、鄂尔多斯银行等机构通过助农金融服务点累计发放贷款49.4亿元。鼓励助农金融服务点提供“支付+”服务,全区990多个服务点叠加邮政物流功能,5800多个服务点协助收集农牧民信贷需求。
同时,发挥金融科技驱动作用,增进农牧产业支付服务质效。指导重点涉农银行在锡林郭勒盟诚昭牛市试点上线“智慧牛市”系统,实现管理数字化、结算线上化。联合自治区农牧厅、乡村振兴局开展优化移动支付服务促进农畜产品销售活动,全年开展“乡村有好物金融助振兴”公益直播带货活动26场,支付服务主体信用卡积分商城、线上商城等累计上架农畜产品4000余款,线上销售额8000余万元,助力特色农畜产品走出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