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记者来到巴彦淖尔市磴口县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区,看到工人正在将芦苇切割成段(每段长60公分),再用铁锹把芦苇段压进沙子里。一个个草方格的形成,表明芦苇又有了新用处。
“现在进行的是芦苇沙障试验,效果好的话,不但节约成本,还可以大面积推广。”磴口县蒙晟生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郑谦介绍,“目前,压制草方格的原料多为稻草,全部从外地采购,每吨稻草近千元,成本较高。”
据了解,芦苇是一种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目前,巴彦淖尔市已将芦苇开发成无醛生态芦花板材、芦苇画等产品,磴口县首次利用芦苇压制草方格,让芦苇又一次发挥新作用。
“磴口县被称为‘百湖之乡’,辖区内湿地和湖泊众多,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使得水生芦苇拥有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相比陆生芦苇,水生芦苇纤维含量更高,韧性更好,更能耐沙漠中的残酷环境。但制作草方格的芦苇既不能太‘胖’,也不能太‘瘦’,否则在扎根沙漠时要么容易碎,要么抗不住风沙。”郑谦说。
截至目前,磴口县探索使用芦苇压制草方格,已完成4亩实验面积,后续将持续做好跟踪监测,综合对比稻草压沙效果及成本,如适宜治理乌兰布和沙漠,将进行大面积推广,推动实现“磴材磴用”“蒙材蒙用”,为全力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贡献磴口力量。(记者 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