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王丰
6月24日,内蒙古市场监督局公布2024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第四批)。其中,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义蚨来加油站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车用柴油案“位列”其中。
1月24日,准格尔旗市场监管局根据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对义蚨来加油站销售的0#车用柴油检验项目硫含量不符合车用柴油国家标准送达了《检验报告》和《检验结果告知书》,当事人在规定时限内未提出复检申请。经查,抽检不合格车用柴油已全部售出。4月10日,准格尔旗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销售不合格车用柴油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罚没款5.44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油品不合格,用车主们的话来说,就是给汽车吃“粗粮”。
人吃“粗粮”有益健康,但若是汽车天天吃“粗粮”,那么不仅会缩短使用寿命,而且对于成品油市场的健康运行也是毒害。
事实上,油品不合格问题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这么干的加油站岂止准格尔旗义蚨来加油站这一家?在“铁拳”行动典型案例中还有达拉特旗龙翔加油站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车用汽、柴油案和扎兰屯市永顺加油站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车用柴油案。
显然,油品不合格的个案让人已经麻木,车主们都见怪不怪了,那么监管部门就不能放任逐流了,不能继续当“睁眼瞎”。
监管是一个“天眼”,可以救治于细微;监管也是一把利剑,为的是防患于未然。不管是哪家加油站,不管有怎样的后台,都要常念的“紧箍咒”,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样才能让监管步履坚实,行稳致远。
欲得平直,则必准绳;欲得方圆,则必规矩。如果不能从监管层面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算油品质量再怎么升级,都可能因为几个不合格的案例而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