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加快落实“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分类施策 系统治理 科左后旗筑牢绿色屏障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时间:2025年05月18日 13:47:36 来源:内蒙古日报   大字 小字

  5月11日,在通辽市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双百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努古斯台项目区,樟子松、油松、五角枫交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中心湿地湖面波光粼粼,成群的水鸟时而掠过水面,时而盘旋天际,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努古斯台项目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曾是全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科左后旗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扎实开展大规模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规划建设了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双百万亩”综合治理工程,集中治理区面积200万亩。其中,努古斯台项目区50万亩,阿古拉项目区75万亩,茂道吐项目区75万亩。

  生态治理过程中,科左后旗坚持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立地条件、地类特点,采取近自然林、综合治沙、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自然修复、森林湿地公园和饲草料基地建设等九种治理模式,高标准推进努古斯台等项目区建设,连接成片,建设百万亩大林场,既有利于林木成活和集中管护,又能快速促进森林生态体系自我完善,发挥其整体效益,切实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角枫是典型的乡土树种,也是科尔沁沙地的原生树种。科左后旗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增加五角枫等低耗水、耐旱的乡土树种比例,推广滴灌等节水技术,科学合理调配绿化树种和栽植密度,实现量水而行、以水定林。

  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科尔沁沙地生态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科左后旗创新实行保活造林机制,企业先期投入,专业队伍施工,造林保活三年,根据成活株数结算工程款,实现了造一片、成一片。推行林权到户,将成活后的林木移交给农牧民管理,并颁发林权证,调动其参与林木管护的积极性。同时,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实行全年禁牧,做到建得好、管得住、见成林,项目区造林保存率90%以上。

  在长期的防沙治沙实践中,科左后旗通过土地流转、生态奖补及吸纳农牧民参与造林、抚育、管理等方式带动农牧民增收。随着当地生态环境改善,林果、林药、饲草料等生态产业也成了农牧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今年,科左后旗聚焦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核心目标,计划建设以榛子、塞外红、文冠果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基地1万亩以上,以酸枣、芍药等药材为主的中蒙药材产业基地2万亩以上,以锦鸡儿等灌草为主的优质饲草料产业基地50万亩,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统筹推进,当地绿色发展不断提速,综合效益日益显现。

  在努古斯台镇努古斯台嘎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大型农耕机正在开足马力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过去一年到头忙得脚不沾地,亩产仅800斤左右。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亩产可达1200斤以上,村民的钱包也越来越鼓。”努古斯台嘎查党支部书记包哈申额尔敦说。

  努古斯台镇深度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生态治理,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2%。今年,全镇新增单产提升项目面积达3.02万亩,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2.08万亩,改造提升3.1万亩,在全旗率先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

  “绿进沙退”的生态屏障,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据统计,沙地治理项目区内粮食单产增幅最高81%,牧草单产增幅最高50%。

  绿水青山孕育旅游新动能,从黄沙漫天到绿树成荫,现如今,项目区成了周边市民游客休闲游憩的好去处。科左后旗立足“双百万亩”项目区等生态资源优势,以森林、草原、湖泊、沙漠等地域和民族特色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今年“五一”假期,科左后旗共接待国内游客21.43万人次,同比增长5%,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1.854亿元,同比增长3%。(记者 薛一群)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