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王丰
得益于社会发展的开明与进步大势,高考早已告别“一考定终生”时代。不过,高考依然是人生的重要节点。
不管怎么理性看待高考,也无论怎样淡化分数,所有经历高考的学子,都将接受这场考察。所以,任何时候,高考都会有压力。
随着高考的临近,内蒙古团委在全区启动12355中高考减压系列活动,通过发送中高考减压公益短信、开通电话咨询专线、举办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等形式,帮助广大中高考考生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态,轻松上阵迎考。
众所周知,面对高考,考生们的学习时间紧、内容多、压力大,不少人会感到紧张、焦虑、不安。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属正常,但要注意适当排解,让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及时调整其学习状态。
事实上,在这个阶段,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更要放平心态。在现实中,不少家长和老师恐怕比考生还紧张,有的家长在考前不停地询问孩子想吃什么,有什么特殊要求;有的老师也如临大敌一般,抓紧一切时间给学生“传经送宝”,想为学生把好最后一关……这些看似有些必要,但无形中也在人为制造紧张气氛,“一考定终身”的“暗示”不断被强化,这岂能不令考生更焦虑?
客观地讲,临近高考,老师该讲的早都讲完了,学生学得如何也有了结论。如果不是发挥得特别失常,考生一般都能考出真实水平。高考成绩如何,重在平时积累,而高考这几天仅是走完一个过程而已。从高考多年积累的经验看,由于心理素质不过关而使成绩与平时相差甚远的考生,肯定不会太多。
可见,给高考学生减压,就该消除那些刻意的喋喋不休。对此,家长、老师和全社会都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坦然面对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