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张鑫
据内蒙古口岸办消息,1—3月份,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2985.28万吨,同比增长11.5%;进出境客运量179.63万人次,同比增长82.8%,其中乘坐八座车通行人次57.89万人。口岸货运量、客运量实现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较好基础。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内蒙古口岸办在口岸建设方面的持续发力。
今年以来,内蒙古口岸办安排商务和口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口岸基础设备和开放平台建设10个重点项目建设,还为满洲里、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口岸运输、仓储、换装能力建设。满洲里公路口岸查验通道和场区升级改造,满都拉口岸货运通道“7进3出”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推动巴音策克煤炭能源储配建设项目、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百万吨储煤基地、黑山头口岸海关监管货场等项目建设。
在推动综保区提质增效上,呼和浩特、满洲里、鄂尔多斯3个综合保税区分别制定印发《2025年综合保税区提级晋位提质增效工作方案》,所在盟市也出台配套支持措施。一季度,3个综保区进出口总值预计实现55.7亿元,同比增长28.6%。
为破解 “酒肉穿肠过” 难题,提升资源落地转化能力,自治区召开专题会议,形成落地加工产业发展思路,修订协同发展实施方案。
在口岸运行监测与通关便利化方面,内蒙古更是多点开花。建立口岸运行监测机制,每日监测重点口岸动态。
满洲里公路口岸建立货运调度机制,推行 “一单多车” 等 6 类通关模式,一季度进出口货物 56.92 万吨,同比增长 25.3% 。满洲里铁路口岸推广 “铁路快速通关” 模式,换装作业效率提升 25%,货运量达 596.26 万吨,同比增长 6.3%。
二连浩特口岸自主研发“边检通” 备案预约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流程优化,一季度进出境货运量 516.71 万吨,同比增长 12.4%。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强化协调调度,启动 “双挂模式”,货运量同比增长 220.2%。
策克口岸加强多方沟通协作,提升煤炭进口量,进出境货运量达 501 万吨,同比增长 5.5%。
满都拉口岸在全区率先开展进口煤炭第三方采信业务,试点 “原箱外发”,还将开展蒙古国铜精矿进口业务,一季度,满都拉口岸实现货运量220.3万吨,同比增长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