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鑫)近日,“中国·呼和浩特 — 蒙古国·乌兰巴托”TIR 国际运输线路正式开通。这一成果,不仅是一条运输线路的启用,更是呼和浩特在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 征程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在中蒙贸易日益升温的大背景下,这条全新的国际跨境公路运输线路宛如一条经济动脉,紧密连接起中蒙两国。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凭借 TIR 运输系统,以及公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通关优势,成功搭建高效运输通道。这一举措大幅缩减货物在边境口岸的停留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升企业贸易效率。
TIR 运输作为一种特殊的跨境运输模式,相当于为货物办理了 “国际通行证”,让跨国运输更加顺畅。其快速通关特性,使得海关查验时仅需核对 TIR 证书信息与海关关封,无需开箱检查,极大缩短货物在口岸的等待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在安全保障方面,TIR 运输对承运人资质要求严苛,货物全程施加关封,运输状态全程可视化。此外,它实现全程一次申报、一次直达,大幅提高运输效率。
2024 年,呼和浩特在对外贸易领域成绩斐然:“天津港 — 呼和浩特”区港联动班列成功开通,累计到发集装箱 520个;首发 TIR 国际卡车班列与全区 JSQ 商品汽车班列;发运中欧中亚班列120列,同比增长140% ;“呼和浩特 —莫斯科”货运航线开通,白塔航空口岸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投入使用。通过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陆路口岸的全面协作,呼和浩特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 200 亿元。
2025年,呼和浩特将进一步深化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等地的合作,全力开辟国际联运通道。当地将加快打造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多式联运枢纽中心,并建设 JSQ 班列出口基地。作为专门运输商品汽车的铁路专用班列,JSQ 班列未来将助力中国汽车产业 “走出去”,在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