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盟市详细

战“疫”故事丨郭艳梅:党员+医务人员的“双重”身份让我义无反顾加入这场战“疫”

时间:2022年10月26日 17:06:05 来源:内蒙古商报  原创 大字 小字

  本报讯(记者 张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关键时刻有那么一群人闻令而动、逆势前行,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日夜奋战、顽强拼搏,把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具体实践和自觉行动,涌现出许多动人的瞬间,令人由衷地敬佩……

  10月初,呼和浩特爆发本土疫情,形势严峻,兼具医务人员和共产党员双重身份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护士长郭艳梅,在接到支援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自治区第四医院)的抗疫任务后,闻令而动,连夜登上大巴车,进驻隔离酒店。按照计划,经过一整天培训与考核,医疗队队员将在下午4点进入定点医院熟悉环境。然而,形势突变,晚上19时,接到指令,第一批患者将在20时左右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病房,医疗队必须提前进入隔离病区。听到这个消息,计划第一班次进舱的队员们面色逐渐凝重,大家不再交谈,默默地进行着入舱前的准备。因为有过抗疫的经验,她深知队员们此时心理上的不安与无措,也理解第一次上战场时的茫然与慌乱。

图片1_副本.png

  “大家别着急,我来过这里,我带着你们进去。”因为对病区的环境和流程比较熟悉,她主动向护理领队请缨,带领第一小组成员率先进入病区,进行前期准备。从清点物品,查看仪器、铺床叠被、入院登记、安顿患者、学习医嘱处理系统、护理评估、生命体征测量、书写交班记录到把新入院患者安排入住,在病区的这几个小时里,她不停地穿梭在病室、护士站、库房、治疗室,解决队员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记录解决方法,供后续进舱的队员们参照。出舱前,她留下了手机电话号码,叮嘱队员们,如果有疑问,随时打电话询问。最终在所有队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患者收治任务。

图片2_副本.png

  “作为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康复五病区护士长,做到医疗救治及时、患者安全、护理安全是我的责任。”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收治的患者呈现出新的特点:高龄、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无陪护的患者越来越多。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告诉她,这些患病人群住院期间存在着巨大的医疗护理安全隐患,必须加强监护。每天上午,她进舱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具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查看一遍,并认真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日常生活需求满足情况、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等,一边宣教,一边发现新的问题,及时提醒医生和护理人员关注。

图片3_副本.png

  “在日常工作中,她认真落实定点医院印发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流程。”俯卧位通气对新冠肺炎患者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她带着护士,推着一车的大抱枕,挨个发给需要俯卧位通气的患者,并一一讲解操作方法和意义,指导患者规范使用。为了使各班次护理人员更好地监督病人实施俯卧位通气,她又在门条上做了特殊的标记,让每一个进入房间的护理人员都能及时督促俯卧位通气的实施。病房宣教鼓励使用视频或音频宣教,她积极寻找声音好听的同事,把宣教内容录成音频,每日通过呼叫器的广播功能在病房内循环播放半小时,来调动所有患者的积极性。遇到闷闷不乐的患者,她总会多停留一会儿,听听患者的疑虑,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病人的事情无小事,在这个特殊环境下,我们更要时刻关注。”她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时刻为患者着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初心。她为一位90岁的老奶奶申请了每天至少提供一餐面条,为了保证面条口感好,以最快的速度送进病区。为几位进食少、营养极差的患者,记录饮食情况,为医疗救治提供依据;为偏瘫的老人提供床旁坐便椅,为小宝宝申领婴儿床、为身体虚弱卧床的患者提供三角垫,挡住床档之间的空隙,防止患者坠床……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句话曾无数次响起在报国杀敌的铁血战场,响起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危急关头,这是党员的心声、信念,是对人民的承诺。作为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双重”身份,郭艳梅拥有双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继续肩负着白衣天使的使命感,发扬南丁格尔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这次疫情做出的贡献。同时,郭艳梅相信,通过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无声的战役!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