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在包头东河区杨圪塄街道的安居社区,有着这样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由15位50至80岁的热心居民代表组成,她们穿着红马甲,扛着摄像机,手持话筒,说着“蹩脚”的普通话,镜头对准乱搭乱建、乱丢垃圾等不文明现象,报道社区的大事小情,第一时间向社区居民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配合开展社区环境和治安综合治理,这支居民“队伍”就是“红镜头”志愿服务队。
“红镜头”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7年,本着“百姓的事让百姓说了算”的理念,志愿者扎根社区、贴近民生,通过自采、自拍、自编、自播的方式,纵向服务延伸到小区、楼栋,横向辐射至辖区各单位,多渠道延伸融合触角,敏锐捕捉社区的新闻动态,激发广大居民的公共管理参与意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载体,为改进社会治理水平提供一次有益的创新尝试。
“红镜头”让“党的声音进万家”
基层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基础阵地,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安居社区充分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搭建党建“微课堂”,创新推出“博托河畔的革命红”系列党员教育栏目,设置“我来讲党课”“亮身份 树先锋”等板块,综合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文字生动化、严肃的话题幽默化,提升广大党员对学习及社区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率。同时,不断推出“你问我答”“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等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拓宽受众群体,通过拍摄制作短视频,使政策层面的内容“落地”表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道理给老百姓讲清楚说明白,在情感层面上与老百姓建立了最大共鸣。截至目前,共拍摄12期,已完成、发布5期。
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开展“红镜头下”的“党的声音进万家”、《习近平走进百姓家》读书分享会、“寻找身边的明星”“我们的节日”等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25场。15名“聚爱宣讲小分队”的党员志愿者们通过三句半、表演唱、小品等通俗易懂又接地气的文艺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经济工作、民生保障等政策的宣传普及活动。地道的本地话、朗朗上口的唱词、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好看好懂又好记。“红镜头”下的宣讲,把话筒交给群众,把镜头交给基层,拉近理论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以“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宣传员”,让基层理论宣讲潜移默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安居社区百姓电视台
“红镜头”让基层社会治理有妙招
安居社区以“民意随时表述、民情快速反应、民生需求及时解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红镜头”特色品牌调解室。开设“逢四说事儿”民意收集平台,居民每月4号、14号、24号通过微信群、现场反映问题的方式,向社区反映存在的问题。“红镜头”志愿者们按照“六步走”——收集民意、梳理问题、明确议题、制定方案、组织协商、公开结果等议事程序和规则,每月15日定期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围绕收集到的问题、涉及社情民意的矛盾纠纷,根据不同情况,邀请居民代表与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坐在摄像机前,“面对面”表达诉求、商讨交流、解决矛盾、提升服务。“红镜头”调解室不仅拉近了社区与百姓间的距离,更是架起了政府、职能部门与百姓沟通的桥梁,有效提升了安居社区的基层社会治理水平。通过“红镜头”直播互动议事,圆满处理了147起投诉问题,解决问题49起、调解矛盾68起,居民矛盾调解率和满意率达100%,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其中南五区幼儿园的案例作为包头市唯一入选自治区的优秀案例,在《内蒙古自治区社区协商优秀案例选编》一书中出版发行。
安居社区还积极探索矛盾调解新模式,不断畅通诉求新渠道,发挥安居社区党委书记崔强的影响力,倾力打造“崔强聊吧”,针对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开辟一个居民愿意主动诉说的渠道,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截至目前,“崔强聊吧”已经化解婆媳纠纷、夫妻矛盾、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各类纠纷52件,“崔强聊吧”已经成为安居社区居民化解纠纷,解决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的重要途径。“红镜头”还吸纳辖区单位、底商共同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变“一轮明月”为“繁星点点”。
“红镜头”让志愿服务有温度
新媒体时代,对志愿服务的组织方式、形式和传播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红镜头”依托社区现有网格,组建“红马甲”暖心服务小分队3支,由在册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业委会、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126人组成的机动队伍,实现3个小区、13个网格、4676户居民全覆盖。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内容,积极开展“红心向党、服务为民”特色先锋服务活动,为老弱病残孕等重点群体提供送医送药、代购代办、上门理发、打扫卫生等各类志愿服务35次,利用抖音、微信群积极传播正能量,推动志愿服务活动长效化,托起重点群体“稳稳的幸福”。
每月5日是社区的“网格安全巡查日”。每到这天,“红镜头”志愿服务者们就会深入辖区企业、商户、居民小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同步开展宣传活动,以近期发生的一些案例为素材,向大家讲解安全生产、生活的注意事项等基本常识,用一遍遍苦口婆心的宣传,推动消防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下一步,“红镜头”将尝试开展网络直播,运用当下的新技术新思路,开创“身边人讲身边事”百姓空间,积极传播正能量,让“红镜头”不断紧跟时代潮流,成为社区宣传思想和基层治理工作的“制胜法宝”。(杨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