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负责实施的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第二届中蒙国际标准化论坛在呼和浩特开幕。论坛现场,行业主管部门、院士专家、科研机构、企业代表等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标准创新发展之路。
作为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重要平行论坛之一,本届论坛以“标准——助力绿色发展 促进贸易畅通”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中蒙国际标准化论坛交流合作作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化第一届中蒙经贸活动标准化论坛达成的各项成果,结合我区与蒙古国标准化合作现状,在科技、食品、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领域,进一步拓宽与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地区标准化合作渠道,推动标准互认互通,促进标准和创新协同发展。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以《标准的制度型开放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发言。
在主题报告环节,受邀的中蒙专家围绕绿色生态、贸易通关、能源资源、农畜产品、质量认证、医药卫生等6个领域发言交流。围绕推动标准互认互通,促进标准和创新协同发展,中蒙嘉宾深度分享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产业生态发展理念及实践经验,推动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与自治区重点产业的渗透融合,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新路径。
在绿色生态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赵宪庚以《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为题作报告,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总监徐斌介绍了标准在助力欧洲绿色协议和绿色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意义,内蒙古智慧物流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理事长兼院长、北京G7战略总监赵晓丽详细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形势下零碳园区的建设路径。
在贸易通关方面,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于欣丽以《积极发挥标准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为题作报告,美团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瑾介绍了平台标准化与创新经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应用推广部主任孔洪亮介绍了全球贸易发展的强力推进器:GS1标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李丽介绍了可持续性标准与绿色低碳贸易的趋势、内容、挑战与机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秘书长、国际标准化组织管理咨询技术委员会(ISO/TC 342)主席姚歆以《国际经贸合作与国际标准化——中国贸促机构推动国际标准化的探索与思考》为题发言,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贾双文介绍了推动标准互认在促进贸易畅通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能源资源方面,蒙古国标准计量局标准化合格评定政策部高级专员达•图日蒙克作主题报告,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所长刘冰介绍了中国天然气管道标准现状与国外标准的兼容互认情况。
在农畜产品方面,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云战友就智慧乳业与标准化创新内容进行交流。
在质量认证方面,蒙古国蒙瑟夫集团总经理、蒙古国质量管理协会主席钢∙毕力贡深入分析了中蒙质量、认证工作现状及未来合作情况。
在医药卫生方面,中国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石乐明以《精准医学中的多组学数据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为题作报告,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奥•乌力吉介绍了蒙医经典名方研发路径及注意事项。
论坛还邀请相关企业、行业协会代表和标准化研究机构专家进行访谈讨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治平主持,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标准机构)中国区经理张斯光、粤港澳大湾区认证联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胡永仪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环保室主任王秀腾、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咏歌及蒙草集团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院长陈翔等专家围绕“标准——助力绿色发展 促进贸易畅通”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以及实践启示的“头脑风暴”。 (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