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城川,红色热土上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历史的回响。鄂尔多斯市第33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走进内蒙古城川干部学院,在沉浸式现场教学中触摸信仰的温度、体悟初心的分量,将革命精神的“精神密码”转化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实践动能。
一是从“一碗水”到“一片心”,读懂“为民服务”的根与魂。 在王震井纪念馆,“饮水思源不忘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主题教学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党群鱼水情的历史闸门。当学员们亲手制作“艰苦奋斗餐”——用粗粮野菜还原战争年代的简朴伙食,咸涩的滋味里品出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坚韧,更是“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的赤诚。这堂现场教学深刻启示我们: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以人民为中心”永远是不变的价值坐标。无论是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还是推动党的政策落地生根,都需要像当年八路军打井取水那样,主动下沉一线听民声、解民忧,用“一碗水的温暖”赢得“一片心的拥护”。
二是从“一段路”到“一生志”,锤炼“担当作为”的骨与气。 滴哨沟战场纪念园的徒步拉练,让学员们在负重前行中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陡峭的山路、飞扬的尘土,每一步都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磨砺。而阳早寒春三边牧场纪念馆里,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用一生坚守信仰的故事,在翻转课堂的讨论中引发强烈共鸣:“信仰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责任。”对于基层干部而言,这种担当就是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困难不退缩,在为民服务一线扛重活、打硬仗,在基层治理中敢碰硬、善攻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每一件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三是从“一条线”到“一颗心”,筑牢“绝对忠诚”的根与基。 城川红色国际秘密交通陈列馆内,交通员杨宝山用一生书写忠诚的事迹,让学员们读懂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深刻内涵。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交通员们以生命守护秘密,在和平建设时期,基层干部同样需要这种“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就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对人民忠诚,就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头。这种忠诚,是基层干部应对风险挑战的“定盘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源”。
城川的每一堂现场教学,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精神的补钙。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这份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基层大舞台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吕洋 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