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覆盖呼和浩特市武川县6所幼儿园的先心病筛查行动,以精湛技术和仁爱之心为1045名在园幼儿筑起心脏健康防线。
9月24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派驻武川县医院副院长张建国带队,由超声科、心内科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奔赴武川县开展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工作。作为该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筛查覆盖该县6所幼儿园,共为779名在园幼儿提供了专业的心脏健康检查。
为确保筛查质量,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建了由优秀医务工作者超声科主任张小杉带队的10人专业筛查团队,携带5台便携式超声仪,为幼儿进行细致的心脏健康检查,确保了筛查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筛查中共发现阳性病例22例,其中包括房间隔缺损5人、动脉导管未闭2人、1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以及卵圆孔未闭14人,阳性率达到28.3‰,显著高于我国先天性心脏病6‰至10‰的平均发病率水平。这一数据表明当地儿童先心病防治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据悉,此次筛查工作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践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理念的具体举措标志着医院服务模式从传统的治疗向预防延伸转变。筛查工作实现了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得到了幼儿家长和教育部门的高度认可。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及时筛查和干预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此次筛查行动体现了“从治疗向预防延伸”的健康服务理念,不仅为筛查出的阳性病例提供了进一步的诊疗方向,也为当地儿童健康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筛查工作的顺利完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已建立起这批阳性病例的健康档案。张建国表示,将对这22名阳性病例进行长期随访和必要干预,并为需要手术治疗的患儿及时对接申请民政厅先心病治疗专项进行免费治疗,用实际行动守护北魏重镇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健康中国战略在祖国北疆的实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