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盟市详细

内蒙古呼和浩特:风雨之中筑起“红色防线”

时间:2025年07月31日 09:33:38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大字 小字

  “注意,水流太急,直接靠近有危险”;

  “看到道路恢复畅通,居民能安全出行,我们就安心了”;

  “只要群众平安,我们在雨里跑多少次都值得”;

  ……

  7月23日至26日,呼和浩特市遭遇持续强降雨,面临严峻的防汛考验,危急关头,全市1658个基层党组织、21315名党员干部投入到防汛排涝工作中,1556支党员先锋队冲锋在前。

  持续强降雨导致呼和浩特市范围内多条道路出现严重积水,各类散落杂物阻碍交通,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为保障道路设施通行安全,呼和浩特市市政建设服务中心党员干部带领全体职工奔赴主次干道、小街巷开展巡查工作,一经发现市政道路坑洼、塌陷、护栏倾倒、井盖丢失等情况,能够当场解决的马上处理,无法及时解决的第一时间设置安全防护警示设施。

  凌晨4时30分,城市尚在大雨中沉睡时,回民区钢铁路街道班子成员和孔家营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奋战在新华西街铁骑华府西侧内涝点,清理堵塞下水道的垃圾,启动排水设备,进行紧急抽排作业,争分夺秒应对内涝险情。

  7月25日上午,赛罕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党员王子文带头跳进齐膝深的水中疏散被困群众。同时,该局200多名城管队员分布在各个涉水路段,帮助被困车辆脱离险情。雨水打在脸上生疼,但没人退缩。

  “排查完最后一户才能休息。”在呼伦贝尔南路街道,党员干部赵丽茹已经连续工作36个小时。这支由社区干部、报到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党员先锋队,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完成了辖区所有平房区的拉网式排查,期间还紧急驰援文明路一带的抢险排涝工作,救援被困车辆30余台。

  暴雨来袭时,新城区丁香北路街道党工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由党员干部组成的防汛党员突击队,24小时轮班值守。在辖区内积水最深的路段,党员干部们挽起裤腿,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清理堵塞的下水井,确保排水畅通。

  回民区中山西路街道吕祖庙街社区有十余户老旧平房,社区干部们深一脚浅一脚蹚过积水,在平房区挨家挨户细致排查险情,并启动应急预案,提前协调辖区酒店预留应急安置房。面对个别群众不愿转移,干部们一次次登门,耐心讲清风险所在。

  “阿姨别担心,这里食宿都免费。”在赛罕区中专路街道临时安置点翠海酒店,党员志愿者郭嵩嘉正为平房区居民陆秀兰办理入住。安置点内,生活用品、药品一应俱全。“看到党员干部,心里就踏实了。”被转移群众高伟感慨道。

  赛罕区设置了14个安置点,累计转移安置群众199人,发放生活物资2000余件。据统计,在此次防汛排涝中,赛罕区共出动党员干部2800余人次,组建党员突击队56支,排查整改隐患点142处。

  新城区海拉尔路街道闻“汛”而动。街道党员干部带队组建10支应急小队,下沉辖区各角落,围绕关键环节展开行动,用高效联动与暖心服务筑牢防汛“安全网”。

  “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通知、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将暴雨预警信息精准送达辖区2.8万余户居民,尤其紧盯独居老人、低洼地带住户等重点群体,确保‘预警到人、责任到户’,让群众提前做好防范准备。”海拉尔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培智说,此前,海拉尔路街道已联合民兵应急排、社会治理办开展防汛演练,复盘优化应急预案,为高效应对暴雨打下基础。“多亏小马及时通知,我家地下室才没被淹!”居民的感谢声中,是党员干部对“预警信息必须跑在雨前面”的未雨绸缪。

  土默特左旗善岱镇构建镇、村、民协同联动防汛工作体系,号召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辖区内灾害隐患点、河道堤坝等重点区域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

  7月24日下午5时,巡查人员发现哈素海退洪渠河道侧壁出现溃口,湍急的水流不断冲刷堤岸,存在洪水决堤的重大风险。善岱镇紧急组织100余名镇干部和辖区派出所民警、周边村“两委”班子成员成立党员突击队,迅速调配3台挖掘机、两台装载机及雨衣、铁锹、水泵、沙袋等防汛物资赶赴现场,冒雨装填沙袋、搬运石料;大型机械精准作业,对溃口进行加固处理。周边村庄的50余名村民得知消息后,自发携带铁锹、锄头等工具赶赴现场参与抢险,争分夺秒与险情赛跑。经过两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溃口被成功封堵,河道险情排除。

  汛情稍有缓解,清水河县喇嘛湾镇的党员干部们仍没有丝毫松懈,迅速动员各村群众投入到雨后排查、受损房屋加固、道路清淤加固、农田排水等工作中,用暖心服务化解群众的焦急情绪,千方百计减少群众损失,保障行洪排涝畅通、村民出行安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呼和浩特市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全力投入到防汛排涝第一线,亮身份、当先锋,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红色防线”。(记者 阿柔娜)

编辑:王蒙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