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多云转阴
内蒙古商报新闻客户端消息(记者 王丰)这几天,不时传来消息,说呼和浩特也有了新冠肺炎了。由于政府的防控宣传到位,并未有人害怕,只是人们外出都戴上了口罩。
今天早上,天还未亮透,我就出门,去逛呼和浩特市人民路团结巷的古玩市场,这是源于个人的爱好。呼和浩特的老人们都知道,团结巷是个内蒙古古玩界的潘家园,在这个江湖里神话尤多。
一路上无碍,和平时的场景一样别致。到了团结巷,只是看到那些平时不戴口罩的摊主或者买主无一例外地戴上了口罩。他们都在小声嘀咕着一件事,听说路对面的海亮广场被“管控”了。
我心里一惊,真的吗?这可不敢瞎说。他们显然也是听别人说的,被我一问谁都不再言语了。
这个时候已近八点钟,天已经亮了,团结巷的人已经多了起来,他们各怀心思,有的正在“磨刀霍霍向猪羊”,有的正在神色难辨得去“捡个大漏”。因为团结巷是个古玩江湖,江湖里最不缺的就是传说,说谁谁在地摊上花300元买了件“元青花”,某某人从北面搞到匈奴时期的青铜器,反正这些话题不可靠,自然就是传说了。
我在这里转了一圈后就走进一家烧麦店,要了一两烧麦,开始吃早餐了。但在这家店里得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就是海亮被“管控”了。在我等待烧麦的时候,一个在团结巷练摊的“地瓜”进来,告诉他的“主顾”,海亮广场被管控了,我刚去想把买的东西放进去再出来,结果被保安给撵出来了,保安说这里现在只能进不能出。于是我就没敢进去。
海亮广场被管控的消息不胫而走,到底是否属实,还不得而知。听到这里,人们开始陆续离开烧麦馆。
我也无心再细品烧麦的味道,只是囫囵吞枣般吃完后走出。出来后再看团结巷,这里的人明显少了许多,摊主收起自己的“屠龙”宝刀,买者也不敢再在团结巷里试水捡漏。由于一条马路之隔,他们也知道那个大那个小。
我也如此,只能赶快回家。路上朋友在旧城约了饭局,说我们一起再吃个饭,然后再开始防控吧。我也欣然应允。去旧城的路上行人依旧与往常一样,只是口罩戴得更严实了,脚下的步伐也加快了许多。
旧城区就是明朝所建造的归化城,饭间我们的谈资还是海亮广场被临时管控的事情。作为普通市民,我们仅仅是闲暇之时的谈论而已。
此后分手便向着赛罕区大学东路文化商城的店内行进,路上正好路过海亮广场,到了那里,我还特意留意了一下。但并未发现其他异常,司机师傅说是,早晨临时管控过,后来就解除了。
回到文化商城店内已近下午两点,就开始忙着安排孩子上网课。这时呼市文旅广电系统的工作人员来到文化商城挨家挨户地告诉商户,下午5点后关门,等通知再开门。其中的原因我也没有问,因为这时每个人都心照不宣。我收拾了一些应用之物后,孩子也上完网课,然后关门回家。
在路过桥华世纪村紫华园时,看到那里有许多穿疫情防控衣服的人进进出出,路边的行人只是稍微停留一下后就马上离开。我们也是如此,向着下一个目标大学路羽神生鲜便民超市进发。其实这里就是个蔬菜市场,人很多,我让孩子在外面人少的地方等我,我自己进去也不问价格,随便买了些能够储存的菜品后,出来与孩子汇合,然后迅速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