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科尔沁草原的晨曦中,国家电网蒙东电力(科右中旗)蒙古马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正安装着新一批人工鸟巢。这些为草原珍禽量身定制的“家园”,采用环保材料搭建,铺就天然树枝,既抗风防雨,又避开输电线路,保证安全距离,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安全驿站”。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二十周年。多年来,国网兴安供电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持续开展“鸟护线”专项行动,让电网安全与候鸟栖息和谐共生,为科尔沁草原、兴安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生态哨兵 织密候鸟守护网
作为生态保护的“先行者”,国网兴安科右中旗供电公司将电网运维与生态修复深度融合,在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队员们化身“清道夫”,地毯式清理线路周边垃圾,修复脆弱生态;作为“工程师”,推进跨景区配电线路生态化改造,优化电网布局以减少自然空间占用;更作为“守护者”,安装鸟类喂食器、高频闪光驱鸟器等装置,既保障候鸟繁衍,又降低鸟害线路故障风险。
“电网延伸到哪里,生态保护就跟进到哪里。”国家电网蒙东电力(科右中旗)蒙古马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表示,多年来,团队始终以“两山”理念为指引,让绿色电网成为生态修复的“助推器”。
科技赋能 破解“鸟线共生”难题
东方白鹳的身影掠过兴安湿地,这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安家难题”曾是电网运维的棘手挑战。因其体型庞大、喜居高处,电力铁塔常成为筑巢首选,而鸟粪极易引发线路短路,形成“设备故障+鸟类伤亡”的双重风险。
破解这一矛盾,需要科技与生态智慧的结合。国网蒙东电力基于线路巡检中积累的鸟类习性数据,专项设计大型人工鸟巢,选用环保材料,模拟自然巢穴结构,科学选址于远离带电部位的安全区域。截至8月15日,仅为东方白鹳就已安装18个人工鸟巢,有效降低鸟害跳闸率,实现“护线爱鸟”双赢。
科右中旗科尔沁湿地保护区里,国网兴安供电公司“慧质兰心”电力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蒙古马共产党员服务队等五方联动,累计开展护线爱鸟行动37次,创建倦鸟归巢爱心森林1个,安装木质“生命鸟巢”50个、喂鸟器50个,投喂鸟粮170斤,加装高亮闪光驱鸟器,在不伤害鸟类的前提下引导其远离带电线路。爱鸟行动有效保护了保护区内175种珍稀鸟类、452种种子植物,线路鸟害跳闸率显著下降。
协同共治 擦亮绿色央企底色
“上次安装的喂鸟器让鸟儿个个肥壮,这次‘大小房子’配齐,候鸟们更有福气了!”科尔沁湿地保护站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多方协作的生态效益。
从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尾林鸮,到开展“全国生态日”宣传教育,从创建“倦鸟归巢”爱心森林,到推进“生命候鸟线”公益品牌,国网兴安供电公司构建起“专业护线+科学护鸟+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体系,从2023年8月15日全国生态日至今,累计安装生态保护标示牌47个,清理白色垃圾16次,让“珍爱鸟类、守护湿地”的理念深入人心。
这些行动既是对国家“双碳”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国家电网“国网绿色工程·护线爱鸟行动”的生动实践。国网兴安供电公司用“电力蓝”守护“生态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在科尔沁草原与兴安大地上,持续书写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新篇章。(白雨萌 姜慧清 卓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