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河套平原的晨雾还没散尽,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县银定图镇的青椒田已热闹起来。碧莹莹的藤蔓爬满垄台,红通通的椒果坠在叶间,农户们拿着尼龙袋弯腰钻进椒田,空气中飘来一阵阵辛辣鲜活的香气,那是漫田红椒丰收的味道。
与此同时,宏胜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里,几十位挎着帆布包、开着三轮车的农户冒着微凉的秋风早早聚集,等待一场特殊的“农业气象诊疗会”——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暨内蒙古防灾减灾宣传科普草原行活动带着“农气专家”,如约走进这片丰收在望的田野,把农业气象这把“金钥匙”送到农户的“家门口”。
“昨天晚上巴彦淖尔市气象台发布了轻霜冻预报,但是大家不用担心,咱们五原没事,”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农业气象专家孙向伟的话音刚落,台下的农户们长出了一口气,“但是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最近正值青椒采收季节,霜冻会破坏青椒的细胞结构,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随后,孙向伟结合五原县农业气象特点,用通俗的话语指导农户如何防范气象灾害、减少损失。
“银定图镇主要发展的是辣椒产业,由于今年青椒的市场行情比较好,我们也就鼓励农户种青椒。”银定图镇农牧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马变龙介绍道,“今年青椒价好,一斤九毛,是往年的三倍!农民的收入直接翻了三番!”
要想青椒大丰收,还得“天公”来“作美”。青椒的生长特性鲜明,既喜水又不耐涝,且需要充足日照以保障植株健壮和果实着色均匀。今年夏天,巴彦淖尔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多且日照时数长,为青椒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渥条件,但是这些优点在青椒生长的中后期又会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因青椒产量高、种植密度大,田间郁闭度较高,若湿度过大就易滋生病害;另一方面,结果期的青椒对冰雹抗性弱,遭遇冰雹灾害后,青椒常常会大面积腐烂并引发高温高湿类病害,大大影响农户收益。
临近正午,青椒田边已堆满了圆滚滚的白色尼龙袋,地头的黄色铲车里,红彤彤的椒果已堆成一座小山。孙向伟弯腰捡起路边落下的一颗青椒仔细查看,“孙老师,你说这青椒还能再长几天吗?”“最近还会不会下雨?”“还会有霜冻影响我们村吗?”看到专家来到田间地头,农户们纷纷围了过来,“最近天气比较凉爽,有利于青椒采收和储存,建议大家尽快采收。”专家的现场指导让围拢的农户茅塞顿开,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出各自遇到的问题,孙向伟都一一耐心解答。
“今年青椒每亩能卖9000元左右,除去成本大概能赚6000块。”种植户梁飞笑得合不拢嘴,他计划按专家建议,利用近日的晴好天气完成所有青椒采收。“我今年种了60亩青椒,如果是种小麦或者玉米,每亩收入就只有1000块。”近几年,随着银定图镇的辣椒产业“火辣出圈”,宏胜村的千亩辣椒科技示范园区更是让农户们享受到了辣椒“红利”,目前,全镇的辣椒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
五原县气象局局长张铁栓表示:“我们建立了农业气象服务专班工作群,通过‘及时预警+专题服务+反馈响应’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半小时内就能将预报预警信息送到农户手中,我们要让气象数据真正变成乡亲们口袋里的‘致富经’。”
夕阳映照下,满载青椒的卡车驶向远方,农户的笑脸与椒田交相辉映,这场开在田埂上的“气象课堂”,正悄悄把科技的种子,让每一寸土地都沐浴在科学种养的阳光里。(高子蕴 刘芳 王祯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