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二月二,除了“剃头”,还要吃龙须面

时间:2023年02月21日 17:24:08 来源:内蒙古商报  原创 大字 小字

       本报记者 王丰

       今天是二月二,今年的二月二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和“惊蛰”之间。

       前些年,有人说,没过完二月二,就没有过完年。这是人们在庆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时,更希望年过得再长些。

       在二月二这天,各地习俗不尽相同,唯独理发是必须的。

      “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于是,大街小巷的理发馆的生意也在这天最为火爆。

       同样,这天也会三五成群聚到饭店吃碗龙须面。尤其是用河套雪花粉做的龙须面,那个筋道劲儿自不必说。

       今年由于疫情政策的调整,今晚在饭店里聚餐后一定不要忘记来碗面,已示对这个特殊节气的庆祝,如果忘记了,也不必在意,回家后也要自己煮上一碗龙须面。

1676972481289380.jpg

       龙须面历史悠久,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立春吃春饼的日子里,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龙颜大悦,赞不绝口。

       而现实中的龙须面其实是由抻面发展而来,关于它的名字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二月二这一天,一般会在食物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平常吃的水饺叫“龙耳”,吃馄饨叫吃“龙眼”,部分地区,吃的面条称为“龙须面”。另一种说法,则是因为面细如发丝,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故名龙须面。不论哪种说法,龙须面与二月二有了约定,这天无论身在何处不要忘记那碗龙须面。

       龙须面为传统面食,流行于北方广大地区,是一种又细又长、形似龙须的面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用河套雪花粉做的龙须面更是想想也很来劲儿。

       河套地区有同纬度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水土光热优势,这里种植的硬质红皮小麦在黄河水的浇灌下,更具实力硬核,用它磨的面粉堪称是面粉界的扛把子。面粉的筋度最高可达35%,蛋白质含量14%以上,远远高于国家高筋粉的标准。可想而知,用河套面粉做出的龙须面是何等的让人眼馋。

       煮龙须面时,也有所讲究,从一捆龙须面中抽取一小把,抓在手上,洒在锅中已经煮沸的热水里。下面后,锅里的水有时不能完全浸没面条,只能等先入水的一截面条软化,剩下的一小截才能入水。这种入水方式,正像一条白龙,猛然扎进海里,需要向水下潜入的时间,龙尾才可以彻底入海。待面条全部软化,用筷子搅搅,一条条小白龙就在锅里游开了。

       出锅时要搭配西红柿切片,红色鲜艳而味蕾大开,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也会让人忍不住迸发出口水。食物中红色和绿色的搭配是最不媚俗的,面条中撒上一小把葱花、一小撮香菜,就提起了整碗面的香味。

       挑起细细长长、宛若龙须的面条,你也许会惊奇地发现面里裹着一枚荷包蛋,白色的蛋清与鹅黄色的蛋黄带着鸡蛋清香,咬开并和着鲜美的面汤一起入口,胜过千万顿大餐的味道。

       二月二龙抬头,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龙须面,不只是一图口腹之欲,更是带给你新一年一切顺遂的美好祝愿。在这春暖宜人的时节,这一碗面也是送给自己:让自己元气满满。

       吃下这一碗寓意深长的龙须面,让你的一年都能够龙腾虎跃,顺风顺水。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