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王丰
8月15日,内蒙古阿拉善盟与四川省甘孜州签署《黄河流域区域水权跨省交易框架协议》,甘孜州向阿拉善盟交易水量3年共计180万立方米,是内蒙古开展跨省区水权转让的首个实践案例。
阿拉善盟是严重缺水地区,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年来,面对薄弱的水资源“家底”和巨大的工业用水缺口,阿拉善盟积极为水资源高效利用寻找出路。为黄河流域其他省份跨区域水权交易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国家衡量各地用水指标的依据主要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职能部门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用水指标,并以此作为评价当地用水情况的标准。
改善缺水地区的现状,当然要靠政府的资金帮扶。可很多时候,国家公共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支援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顾及所有地区的水利建设。这就要加快水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
培育水权交易市场,是用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总体看,我国水权交易市场发育还不够充分,水权交易还不够活跃。
水权交易不只是简单的卖水。需要关注水权交易市场所面临的问题,明确政策取向。在保障生活、基本生态和合理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创新水权交易模式,探索水权抵押质押、入股等交易形式,丰富拓展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水乃万物之源,积极推进水权交易,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这也是人类的义务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