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记者走进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第一完全小学,校园里的琅琅读书声成为最动听的声音。“我们要求所有学科教师都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板书、课件用语必须规范统一。”校长赵丽宏介绍。
该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阶梯式训练体系:低年级通过情景对话、讲故事等方式,鼓励学生“敢说”;高年级则借助辩论赛、演讲赛等活动,锻炼学生“会说”的能力。学校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明确纳入教师考核,定期组织培训与测试,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
“每天晨读时,师生共读经典诗文,老师会逐字纠正学生的发音。”教师王丽婷说。
针对学生一度出现的提笔忘字、写错别字等现象,学校通过每日听写强化“读、写、用”结合,并举办汉字听写竞赛等活动,如今全校学生汉字听写正确率从75%提升至90%以上,在旗级听写大赛中荣获了第一名。
该校还注重发挥家庭力量,通过“亲子故事会”等活动,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家校沟通的纽带,构建“校园带动家庭”的学习机制。
目前,该校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达100%,低年级学生能自信交流,高年级学生在各级演讲比赛中屡获佳绩。学生累计熟读的经典篇目已超200篇,“上课规范说、下课主动说、校内普遍说、家校一起说”蔚然成风。
在刚刚落幕的内蒙古自治区“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该校学生凭借作品《英雄归来》荣获二等奖。“每一个字的发音我们都反复校准,这份荣誉是对孩子们努力的最好肯定。”指导教师王丽婷说。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长期系统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并将其深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是肯定,更是鞭策。”赵丽宏表示,“我们将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为培养时代新人筑牢语言文字根基。”(记者 薄金凤 实习生 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