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微评】让在家门口“就好医”的梦想照进现实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14:40:55 来源:内蒙古经济网  原创 大字 小字

  评论员 王丰

  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能够使得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从2024年的79岁基础上再提升1岁,达到80岁左右。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今后五年健康规划研究成果,列出未来努力和优化方向,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家门口附近得到便捷高效、相对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话题始终牵动着公众的心弦。

  这是因为现实就是如此,从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患者往往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挂号、排队、看医生、做检查……每一个步骤都像是一个谜题。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这是时间上的挑战,更是在心理和经济层面的一种考验。

  在众多问题中,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问题。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为健康惠民举措落实过程中最难走的“最后一公里”。

  难啃也得啃,难走也得走。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内蒙古财政累计争取中央基本建设资金13.9亿元,支持建设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2025年,内蒙古财政安排资金1.86亿元,支持39个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安排资金0.6亿元,支持12个旗县区建设医共体示范项目,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急救能力;下达补助资金1.97亿元,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县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等工作开展;安排资金1.27亿元,支持中医(蒙医)医院能力建设及其应急救治能力提升和中医药传承创新。

  众所周知,“看病难”不是难在大医院不够大、不够强,而是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够多、不够用。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就该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把患者留在基层,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留在基层,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更便利更实惠的医疗服务。

  同时多渠道提升基层专业人员“供给量”,基层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基层首诊是防病治病的第一道防线。要充分发挥现有医护人员的作用,让他们能够扎根基层、干在基层。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