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迪威娜
金秋丰收季,燕山北麓的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酵素苹果采摘基地里,一派红火景象。满树红彤彤的苹果如点亮的灯笼缀满枝头,果香伴着清风四溢。与普通果园不同,这里的苹果生长全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滋养它们的是一款以废弃果蔬和秸秆为原料制成的特制“酵素”。
“用酵素养地,既变废为宝,又养出好果子。”基地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宁城县以“产业生态化”为发展核心,大力推广酵素技术应用。当地将田间废弃的果蔬、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具有分解催化功能的活性液态肥,经过三年有机转换,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升,随手翻挖就能见到蚯蚓等有益生物,形成“土壤—生物—作物”的良性生态循环。
生态种养模式结出了“高品质”硕果。宁城酵素苹果自带“高颜值”与“好口感”。果实四面通体透红,无需反光膜辅助即可实现百分百均匀着色;糖度比普通苹果高出1—2个糖点,脆甜多汁。更值得一提的是其超强抗氧化能力,即便储存数月,依然能保持新鲜脆甜的绝佳口感,在安全、营养、健康等维度全面领先。
这种绿色发展模式已在宁城全域铺开,撑起县域特色产业一片天。截至2024年,该县果树经济林面积达25万亩,覆盖16个镇乡街205个行政村,带动2.2万户、9.8万人从业。当地培育起23家林果专业合作社,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建成6个“万亩以上林果乡镇”。目前宁城县林果盛果期面积9.5万亩,年产各类果品16.8万吨,蒙富苹果、新苹红苹果、南果梨等优质品种享誉市场,年产值达8.2亿元,从业人均年增收5600元。宁城县也先后荣获“经济林建设示范县”“蒙富苹果标准化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
据悉,未来宁城县小城子镇计划将该镇4.1万亩果树经济林逐步推广酵素种植,提出“每年新增1000 亩、改造提升1000亩”的目标,推动形成“区域性酵素苹果产业集群”。2026年还计划完成2000亩绿色食品认证、1000亩有机食品认证,推动“宁城酵素苹果”向“国家地理标志 + 全国名优特新”双标杆迈进。
从修复一方土壤,到激活一个产业,再到带动一片区域,宁城小城子镇的酵素苹果产业,生动诠释了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的发展路径。在小城子镇,酵素苹果产业早已超越单一种植范畴,形成“林下种养循环+采摘体验+深加工+电商销售”的完整绿色产业链。
从枝头鲜果到加工制品,从线下采摘到线上热销,一枚枚酵素苹果不仅填满了种植户的“钱袋子”,更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北疆大地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