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国网蒙东电力各级配网调度正加快安装配电自动化主站延伸工作站建设的硬件配置,这是国网蒙东电力全面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缩影。预计今年6月份,该公司将建成34 个旗县公司的 68 套工作站,实现供指分中心延伸工作站全覆盖,推动蒙东全域配网线路配电自动化调控运行、故障处置及停电时户数管控水平大幅提升。
国网兴安供电公司员工开展雪中线路特巡 董文龙 摄
内蒙古地广人稀、地形复杂,农牧区占比超过70%,在东部地区,配网线路供电半径长、负荷密度低,末端小分支线路分布广。这给配网抢修工作带来挑战。2023年起,国网蒙东电力聚焦配网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提升故障感知能力,缩短抢修时长,提高抢修质效。
国网蒙东电力围绕停电信息全感知、故障快速隔离、线路网络自动重构的配网建设目标,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提升配网抢修效率。目前,该公司已完成2.39万台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安装工作,终端投运数量比2023年年初增长219.40%,标准馈线自动化覆盖率比2023年年初提高21.29个百分点,为运维人员精准定位故障提供了技术支撑。
3月3日6时许,元宝山区供电公司五家中心供电所接到该公司配调中心人员的通知:66千伏昌盛远变电站主变压器母线电压异常。借助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人员仅用15分钟就精准锁定了故障点:10千伏昌盛线岭上新北支线2号杆A相避雷器被击穿。抢修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并快速处置了故障。“能在15分钟内精准锁定故障点,我们优化的接地故障研判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国网蒙东电力配网建运部相关负责人说。
内蒙古东部地区暴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多发,导致配网接地故障发生概率高。国网蒙东电力组建配网与数字化专业工作专班,优化基于故障录波的接地故障研判算法。该算法整合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融合了多家故障指示器生产商的接地算法,可实时采集供电设备运行数据,锁定故障区域。
“应用接地故障研判算法后,接地故障判断准确率比之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国网蒙东电力配网建运部副主任黄长勇介绍。针对线路供电半径长容易引发接地故障问题,国网蒙东电力采取“级差保护+重合闸+短时闭锁”就地馈线自动化模式推进线路网络智能重构,降低线路故障发生频次。该模式优化了保护定值整定与开关动作逻辑,依托拓扑分析功能灵活调整转供负荷,缩短停电时长,缩小故障范围。该模式自2024年10月应用以来,内蒙古东部地区配网整线故障率同比下降34.71个百分点。(孙嘉琪 付家兴 周志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