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王丰
在内蒙古有这样一道菜,名曰“羊头捣蒜”。光是这个名字就透着一股草原的豪迈和烟火气,能把羊头和蒜香结合得如此“带劲儿”,绝对是一道让人一口难忘的硬核美食。
内蒙古拥有全国最大的天然牧场,草原上的空气、土壤、水洁净度较高。羊吃完中草药,还能喝纯净的地下水解解渴,在这样优良的环境里长大的羊品质自然就好。
羊头捣蒜是道内蒙古的传统名菜,做法自然也很讲究。要先将羊头煺毛刷洗干净,洗净的羊头,从牙岔骨位置分割开,放入羊肉汤锅内,煮制羊头的汤要清澈透明,不加酱油等重口味调料,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羊头本身的鲜美,开慢火2—3小时,煮至熟烂捞出,待羊头稍晾凉,将上颌用刀背剁开,放到垫好生菜叶的盘内,将下颌趁热取下,改刀切成8—10厘米左右、厚薄均匀、大小一致的长条,盖在羊头骨上即可。
羊肉配蒜汁是内蒙古人热衷的组合,俗话说“吃羊不吃蒜,滋味少一半”,若说羊头肉是这道菜的底蕴,捣蒜就是它的灵魂。
要将剥出的光滑润白的蒜瓣,再用蒜臼子捣碎,在臼头和臼罐的碰撞中,蒜瓣的活力完全被激发了出来,捣出蒜蓉,盛到碗碟里,加入适量酱油、韭菜花、辣椒油等调料,佐汁就制成了。蘸上料汁,一口下去,那是真叫个带劲。
羊头的可吃之处,有羊脸、羊耳、羊眼、羊舌、羊脑花,还有被称为“天梯”的口腔上膛软骨。
而吃羊头,最重要的一步是吃脑花,整颗羊头的精华,汇聚于此。羊脑一入口,会有种单纯的香味开始乱窜,若是这时,再配以蒜汁,那种难以名状的感受会从舌头到胃再上升到大脑,独特而回味悠长。
内蒙古的羊头,闻之,香气扑鼻;观之,色泽鲜嫩;食之,香而不膻、瘦而不柴、软糯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