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盟市详细

从 “沙肆虐” 到 “绿连绵”中建一局在乌拉特后旗书写央企生态担当

时间:2025年09月27日 12:16:00 来源:内蒙古经济网   大字 小字

  秋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前达门阴山一线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区,放眼望去,一排排新植的梭梭挺立在沙地中,铺展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阴山一线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一标段负责人尹萌站在刚刚停下的装载机前,磨出茧子的手掌轻轻抚过梭梭苗,远处,梭梭林的翠色连绵起伏,固沙网星罗棋布,滴灌带正悄无声息地为这片土地注入生机。曾经肆虐的风沙已被这个东西绵延60公里、南北宽60公里的绿色方阵牢牢锁住。

  这是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一局)这支“工业建筑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用一年时间奋力书写的“沙海奇迹”,也是作为央企践行总书记“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 指示的生动注脚。

  科技赋能 攻坚极寒冻土与干旱

  阴山一线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是乌拉特后旗2024年生态一号工程“百万亩防沙治沙示范区”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建设规模30.19万亩。中建一局承建的阴山一线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一标段总面积达14.15万亩,于2024年11月启动,建设内容为:通过人工造灌木、工程固沙、人工种草、封山育草等措施,综合治理沙化土地综合治理 6.73万亩,包括人工造灌木+工程固沙 5.64 万亩,人工种草 1.09万亩;非沙化土地生态修复(人工造乔木)0.455 万亩;封山(沙)育林育草 6.965 万亩;建设小型水利水保设施 53 处等。以有效提升区域防风固沙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这里年均刮风260天,冬季极端气温低至-30℃,年降水量不足14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650毫米。面对极寒、干旱和广阔作业面等多重挑战,项目团队创新推出“5432”生态综合治理模式,通过“五步固沙、四化修复、三重治理、两大保障”,系统推进沙化土地治理与生态修复。

  尹萌介绍, 项目团队以科技手段为核心,通过采用“小班号分块施工”模式,将14.15万亩作业区科学划分为49个单元,并依托奥维地图与GPS技术实现协同管理,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固沙环节,团队利用GPS精准规划沙障走向,并借助自主研发的“钢钎植入神器”,在-30℃的极低温环境中实现快速、稳固打桩,工作效率提升50%以上。植被修复方面,团队坚持“以水定绿”,优选梭梭、柠条等乡土树种,全面推广滴灌节水技术,大幅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同时,通过科学开发浅层与深层水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滴灌技术较传统方式节水50%,有效保障植被存活,实现了生态修复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结合。

  生态惠民 描绘绿水青山新画卷

  目前,阴山一线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一标段已累计植入钢钎380万余根,铺设固沙网800余万米,成功治理沙地5.6万亩;完成封山育林育草已全部69650亩;完成人工种草9400亩;完成人造乔木2500亩。

  植被覆盖率的提升不仅筑牢了生态屏障,也改善了局地小气候。乔灌草立体配置的“带网片”模式,显著增强了防风固沙效能和水土保湿能力,为农业生产构筑起绿色防线。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日益宜居,生态红利逐渐释放。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落实以工代赈,雇佣当地牧民参与工程围栏安装、固沙、后续管护等环节,最多的时候一天雇了周边农牧民400人。”尹萌介绍,项目通过“劳务协作+能力提升”机制,将生态治理过程转化为惠民实践平台,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大幅增加了当地农牧民收入。现在,周边农牧民积极参与苗木养护、防止盗牧等工作,生态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绿色发展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下一步,中建一局将继续发挥央企‘顶梁柱’作用,持续投身于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以更高标准、更优质量、更实举措,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让祖国北疆屏障更加牢固,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永恒底色!”尹萌说。(田婷)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