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张鑫
桥头堡是“桥”与“堡”的统一体,“桥”是内联外通、高效便捷的通道,“堡”是里应外合、进退自如的基地。
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行动纲领。内蒙古为此,正在全力以赴,内引外联,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优化口岸资源配置,持续推动内蒙古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
发展泛口岸经济,内蒙古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
内蒙古的国境线长达4200千米。地处“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外接俄罗斯、蒙古国,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靠近京津,所以有“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区位优势。同时,内蒙古是祖国北部边疆亮丽的风景线,有着“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格局。
截至目前,14个陆路口岸中已恢复货运通关12个、客货双通6个,呼和浩特、满洲里、海拉尔航空口岸相继有序通航。
同时积极打造高能级开放会展平台,有序推进举办第四届中蒙博览会、创办国家向北开放经贸洽谈会及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前期工作,举办全球乳业大会和全球蒙商大会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提速增效,内蒙古东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设立,各综合保税区拓展业务领域提升运营质量。1-4月,内蒙古3个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实现80.3亿元,同比增长115%。二连浩特和满洲里互市贸易区解封运营,二连浩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产品落地加工试点启动。持续推进重点盟市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只要心无旁骛“甘为人梯”,内蒙古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就将风劲扬帆,内蒙古泛口岸经济也将跃马扬鞭。